时间:2025-07-30 16:25 作者:白如梦
促暑期档消费升级,暑期促销
【光明时评】促暑期档消费升级
随着暑期到来,商务部、文旅部等多部门联动各地多措并举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消费活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铁路部门开行亲子游、研学游、康养游等特色旅游列车;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举办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暑期档”消费活力满满。
“暑期档”消费有其鲜明的季节特点。暑期作为学生群体时间最长的假期,与一些家长的高温假、暑休假重叠,特别适合一家人长途旅游,亲子游、家庭游、研学游热度居高不下。另外,受暑期高温天气影响,以清凉休闲为特征的消夏避暑、滨海度假、夜间消费等消费模式受到青睐。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加持,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暑期档”市场供给日益丰富,消费者有了更多新鲜选择。
“暑期档”消费迎来升级契机,强化品牌活动聚人气无疑至关重要。面对大好河山,很多家庭都在考虑“暑期去哪里看看”。随着社交媒体的繁荣,很多人习惯于从手机上直观获取景区信息。对于商品和服务提供者来说,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流量加持,很难引来可观客流。要想在众多商家的竞争中成功吸引目标客户,就需要持续强化品牌意识。一些地方和部门强化创意策划,结合暑期消费特点和地方特色,举办音乐节、啤酒节、民俗文化节等暑期旅游活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推出精美短视频、一图速览产品推介旅游特色,邀请旅游博主等打卡宣传,提升了知名度与吸引力,在激烈的文旅竞争中占得了先机。
|
升级“暑期档”消费,便利的交通为出行“插上翅膀”。交通不只是出行工具,也是一个消费生态。暑期出游,在家与远方之间,无论是搭乘飞机,还是乘坐铁路,抑或全程自驾走走停停,都在体验交通体系的多元服务。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在主动提升自身硬件设施、线路规划、餐饮保障等服务的同时,也可与沿线美景美食、人文风俗连接起来,不仅带动沿线酒店、餐饮、购物等行业消费,更能有效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从优化航班列车运行时刻、增加热门线路航班车次,到升级高速服务区特色旅游服务,再到为不同群体提供定制化的出行方案,这些贴心举措,都能够帮助旅客获得更友好、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升级“暑期档”消费,最根本的是以高品质服务赢得人心。“暑期档”是升级消费的窗口期,对于商家来说,要从“爆火”到“长红”,还需持续创新服务项目、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品质。不得不说,一些知名度高、热度高的景点,难免会出现人流扎堆、一票难求的情况,这给景区承载力带来挑战;个别新开发的景区和商家,也难免产生“赚快钱”、轻服务的浮躁心态,给旅客留下不好的印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景区积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间游、扩大游览区域等方式,引导游客错峰游览,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些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学校、党政机关等场所为外地游客停车、就餐提供便利,也让游客收获了“宾至如归”的良好体验。通过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形态,给旅客留下“有机会还来”的好印象,才能为地方文旅消费注入更加持久的动力。
作者:济兼(媒体评论员)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30日02版)
1、小扎天价offer创新高:10亿刀!但这支前OpenAI班底0人心动,小扎是谁
2、爱康国宾CEO张黎刚称公众对体检有误解:别指望几百块查出所有病,爱康国宾体检中心董事长
3、设计课程 专业教师 精准服务……公益暑期托管班“卷”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