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游戏&AI业界大咖:AI+中国,能否带来东方文艺复兴?,对话游戏制作软件
我是观察者网财经频道周宇舫,也是今天的主持人。我们今天上午是在观网直播间做第四场直播,后边还会有四场,所以我们是一个承上启下。
欢迎继续关注“观察者网”视频号和B站,同时有图文和短视频带你身临其境深度观察,也欢迎关注我们的网站、APP各微信、微博。
我们今天请到的三位嘉宾,分别是WaytoAGI社区的AJ、野神殿的吉川、还有机核网的白广大。
我们的讨论先假设,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情,之前我们研究中国目前的一些消费品牌,比如像河南冒出来的四大新消费品牌,泡泡玛特、蜜雪冰城、霸王茶姬、胖东来,从北大国发院学习到一个“后物质价值观”的理论,现在,中国整体人均GDP今年正在迈入1.5万美元,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1.5万美元的时候,大家的消费,就会从原先更注重衣食住行,转向精神需求、社交需求、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需求等等。
举个例子,现在00后会有一种“K型消费”的趋势,吃饭的时候,可能吃一个黄焖鸡米饭,几块钱解决,但是在买演唱会门票,买拉布布的时候,可能几千块眼睛也不眨。
这是一个经济基础的大背景,另外一个背景是AI的发展来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它作为一种工具或者说生产资料的革命,大家都在期待可能会对文化作品的生产力有一个大的提升。
在这两个背景下,首先我想问一下,怎么来看现在中国的文化影视游戏作品的一个苗头?
这种土壤到底需要多厚?打个比方,我们楼上的H3馆智能机器人领域里有宇树、智元、傅利叶,有其它林林总总的机器人公司,各家算法、能力各有千秋。昨晚我们吃饭时,大家还在围绕智能机器人上的电机、马达、线性执行器等等的细节讨论得极深——这些就是支撑产业的“技术土壤”。当土壤足够丰饶,产业才可能遵循二八定律:100%里,80%构成底座,20%进入公众视野,而这20%中的20%,才是塔尖的精品。
观察者网:所以应该期待这样的游戏,有一批出来?AJ,您认为 AI 会给游戏或影视行业带来哪些新的变量?
AJ:近两年,生成式 AI 非常火。我们很早就在设想:如果 AI 能够实时生成我们想要的游戏画面,NPC 也不会再那么生硬,那是否会诞生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
像李飞飞等许多顶尖科学家也在研究——或许未来会出现真正的生成式空间:人们在里面交流时,脑海中的画面可以即时、实时地生成。许多人都在朝这个方向畅想。
观察者网:如果做到实时生成,游戏和影视的生产效率就会出现质的提升?
AJ:据我所知很多游戏厂商已经有所布局。吉川老师对技术细节更熟悉,请他补充。
国内同样动作迅速:腾讯昨天刚发布混元 3D 事件模型;此前他们还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面向游戏的 3D 到视频模型,既有开源也有闭源。我相信,这些来自英伟达及国内大厂的新技术,会逐渐融入我们已成熟的游戏开发管线。
1、超有排面!空军用多架运-20飞机送新飞行学员报到,空军运20运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