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2025扫馆直击:机器人调酒、AI戴眼镜、全双工对话…...未来生活已“上线”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拉开帷幕。这场被誉为全球AI领域“风向标”的盛会,吸引了各大科技巨头竞相亮相。
从大模型到具身智能,从智能硬件到产业应用,AI技术正走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国际金融报》记者今日扫馆发现,今年大会的“黑科技”不仅“脑洞大开”,更让人真切感受到“未来已来”。
调酒、演示PPT技能拉满 AI“全家桶”登场
走进WAIC 2025展区,MiniMax的展台堪称“AI全家桶”现场。这家国产大模型领军企业,一口气搬来了MiniMax Agent、海螺AI、MiniMax Audio、星野等多款AI原生产品,还带来了热门智能硬件和生态应用。观众不仅能沉浸式体验最新模型技术,还能秒变“高管”,给数字员工Max派活监工;或是化身创意导演,用AI生成环球地标打卡视频;甚至能体验配音演员的多语种输出和情绪化演绎。
“Agent展区”的MiniMax Agent则被业界称为“最靠谱的通用智能体”,通过多模态融合和自主规划能力,能完成高复杂度任务,交付成果兼具完成度和审美。
如果说MiniMax的展台是“AI脑力秀”,那么擎朗智能的展区就是“机器人体力与智力双修”的现场。中央展区的擎朗双足服务机器人XMAN-F1一亮相便成为焦点。这台全球首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流畅制作爆米花,还能根据顾客需求调制雪碧、可乐等冰镇饮料,动作拟人化,服务精准度令人惊叹。
更有趣的是,XMAN-F1还会在擎朗展台的“剧院”定时登台,自主完成PPT讲解和产品演示。它融合多模态交互、大语言模型与自主决策系统,语音讲解流畅,肢体语言自然,迅速成为观众争相拍照的“网红机器人”。
除了XMAN-F1,擎朗还展示了“酒馆餐吧”“医疗站”“剧院”等多场景服务机器人。观众可以体验机器人调酒师服务、手作爆米花、限定贴纸互动,甚至听机器人登台开麦。
国内机器人企业集体“秀肌肉”。杭州云深处科技的电力巡检四足机器人升级版、深圳赛博格机器人的中国首款重载机器人Cyborg-R01均全球首发。赛博格机器人自主化率超90%,机身减重62.5%,实现单机20千克负载,有望补上国产机器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AI+产业:从工厂到生活,重塑未来生态
AI的魅力不仅在于“炫技”,更在于落地。本届大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AI在产业中的深度应用。
比如,星环科技打造的“10分钟打造AI产业问答智能体”实战课程。这场沉浸式体验将向企业用户直观展示如何利用星环科技LLMops快速构建行业专属智能体,将原本需要数周的专业开发过程压缩至一杯咖啡的时间。
首次参展的西门子,今年带来了在中国首次亮相的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这不只是一个“超级助理”,更是一个能运筹帷幄的“工业现场指挥家”。在展台现场,观众将通过增加生产新订单的实际场景来体验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如何驱动自主生产。该智能体通过融合大语言模型与西门子深厚的行业知识,可帮助一线工程师协同处理从订单输入、需求预测、设备控制到物流调度等全流程任务。
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黑湖科技,则聚焦中小工厂的“小单快返”需求,推出基于AI Agent的柔性制造解决方案。此次带来旗下产品“黑湖小工单”,已帮助客户将新品从设计到上市的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3周,最小起订量从1万件降至100件。
黑湖科技展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自2022年起即深入调研2000余家制造企业在柔性化过程中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持续迭代AI Agent产品。目前,已有近千家新消费品牌、文旅IP通过“黑湖小工单”完成试产及量产工作。
在WAIC舞台上,西井科技“无驾驶室”的智能集卡Q-Truck被看见,后出演《流浪地球2》,今年又进驻《流浪地球3》片场。这位WAIC八届“全勤生”更破浪出海,将AI与新能源深度耦合,为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客户提供智能绿色物流解决方案。
今年,西井科技的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Q-Tractor P40 Plus全球首发,凭借200公里超长续航和5分钟极速换电功能,为空港、工业园区、物流中心等场景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而其全新自研的Hymala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大模型矩阵,则致力于打造物流“智能大脑”,响应行业“少人化、高效化、绿色化”需求。
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今年以全功能GPU为核心构建的“云边端”全栈AI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WAIC展览区,全面展示以国产全功能GPU为底座的通用加速计算平台、夸娥智算集群方案及各行业应用方案,多维度呈现其在专业图形渲染、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具身智能、物理仿真、AI for Science(AI4S)等领域中的技术突破与应用价值。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摩尔线程全功能GPU芯片采用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实现了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 AI 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自2020年成立至今,摩尔线程已推出四代GPU架构和智能SoC产品,拓展出覆盖AI智算、专业图形加速、桌面级图形加速等领域丰富完整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全面支持云计算、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市场,满足从政务、企业智能计算到个人消费场景的多层次需求。
传统科技退场!智能眼镜、AI社交新潮流
从智能穿戴设备到创新的视频生成技术,再到颠覆传统的人机社交互动,每项突破都激发大家对未来生活的遐想。
今年展会,智能眼镜领域同样亮点纷呈。Rokid推出的Rokid Glasses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却集成了AI助手、物体识别、AI问答、实时翻译、实时导航等功能。
比如,支持滚动提词功能,用户提前输入文本,阅读时提词内容可同步滚动;和支付宝合作推出的“看一下”支付功能,允许用户设置每日最高1000元的支付限额。导航时,用户发出指令,如“导航至最近咖啡馆”,屏幕就能显示距离、预计到达时间及方向箭头等导航信息。
创新技术也正引领视频生成新潮流。今年,快手的可灵AI图生视频吸引不少观众体验:用户只需选择图生视频模式,上传1至4张参考图,精准框选图片中需要使用的人物、动物、物品或场景,再通过“提示词”详细描述它们之间的变化或互动,可灵AI便能巧妙结合所有参考内容,严格遵从指令生成视频。
不仅如此,可灵AI图生视频在主体一致性方面表现出色。用户可以上传一张或多张同一主体(比如人物、动物、影视角色或物品等)的图片,模型会以这些图片为参考,生成风格统一的视频。帮助用户在制作AI视频时,保证多镜头中的主体一致。
记者现场体验,上传猫、夹克、太阳镜三张图片,并输入提示词“一只身穿夹克、戴着太阳镜的拟人化猫在舞台上转身并对着镜头摆姿势”,随后进行生成操作,得到了完全符合指令的视频。
当AI能够在交互中自主掌握互动节奏,精准“读”懂情绪,并且说得“人话”,人机互动体验将迎来怎样颠覆式的改变?社交平台Soul App在技术能力建设和应用落地方面,给出了AI社交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WAIC 2025现场,以“Soul的AI社交练习”为主题,Soul平台重点展示了在全双工语音、视频通话能力支持下,“超类真人”和“深度沉浸”的社交体验。AI在真实社交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贴心的Companion(情感疗愈伙伴),它能够动态解析用户社交困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情绪赋能;另一方面,作为高效的Connector(真人关系桥梁),AI Agent能在真人用户间捕捉共鸣信号,催化真实友谊的萌芽。
记者获悉,全双工通话大模型即将在Soul平台进行内测,后续将陆续落地于虚拟人实时通话、AI匹配等1V1、多对多互动场景。在WAIC现场,观众可以在数字装置上,率先体验到这一能力在Soul平台群聊派对AI主持的应用效果,提前感受AI社交带来的全新魅力。
(本文照片均由记者潘洁拍摄)
2、现在市面上卖的土鸡蛋都很小个,小时候大家养的来杭鸡,鸡蛋还是比较大个的
3、体育生在校期间没入党对个人发展会有啥影响,体育生没上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