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1 09:39 作者:剑碎星辰
格雷厄姆·艾利森:很多人分析特朗普对华政策时,常忽视四个基本考量点
【文/格雷厄姆·艾利森,翻译/鲸生】
尽管今年以来的中美关系持续紧张、频繁登上各大新闻头条,但仍有理由相信,本周的会谈将为两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建立更具建设性的关系打下基础。
如果我们再大胆一些,不妨设想这场峰会将宣告开启一种新的中美双边关系——甚至可能称之为“伙伴关系”。
这一预测并非来自任何秘密信息的泄露。事实上,如果上述预测成真,甚至会令许多特朗普政府官员感到十分意外。当然,未来总是充满变数,局势的发展可能会打乱这一进程。但在仔细研究两国领导人的公开表态、权衡他们对彼此国家利益的判断,并分析当下局势背后的逻辑后,笔者通过一个“模糊的水晶球”认为,到11月底之前,形势朝类似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超过五成。
在分析特朗普对华策略时,有四个基本考量点是许多分析人士所忽视的。
这一点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他去年的总统竞选活动。当时,大约81%的受访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而特朗普是所有大选参选人中,唯一一位多次对中国公开表达正面看法的候选人。他在采访、社交媒体发言以及公开演讲中说过:“我爱中国”、“我非常尊敬中国国家领导人”、“我希望中国发展得很好”等话。
第二,特朗普认为,一个强劲增长的美国经济是共和党在2026年11月中期选举中获胜的关键,而选举胜利又是他实现其它所有政治目标的前提。他同时也相信,与中国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是保持美国经济繁荣增长的前提条件。
今年四月,一次意气用事的决定加深了他的这份印象。当时,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关税,中国则以125%的关税回击,导致美国经济出现震荡。当特朗普政府开始限制对华出口先进半导体后,中国随即以限制稀土出口进行报复——这些磁体对于美国生产的汽车和军用武器至关重要——特朗普最终让步了。他的政府取消了相关出口限制,允许英伟达向中国销售先进芯片,并且据《金融时报》报道,他还指示美国商务部“避免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
在今年4月的贸易战中率先“眨眼”后,特朗普政府被曝考虑从缅甸获取稀土供应,图为近年来中国从缅甸进口的稀土氧化物数额 单位:公吨
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已经得出结论:中美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如此之深,供应链如此交织,在他的任期内根本无法“脱钩”。事实上,他们很清楚,即便发起一场全国性运动来打造独立供应链,在大多数领域也需要耗时十年甚至更久。因此,许多重要的美国和国际商界领袖都认识到,除某些涉及军事领域的产品外,特朗普通过扰乱中美贸易来实现“对华脱钩”或大幅“去风险”等说法,基本只是政治上的空谈。
第三,特朗普将自己视为“首席交易大师”。在考虑其政治遗产时,他渴望被铭记为一名“伟大的和平缔造者”。若要实现这一目标,他必须与中国达成一项确立建设性关系的协议。在乌克兰冲突与加沙冲突的停火前景暗淡之际,打造一个“太平洋和平”(Pax Pacifica)格局或许是他面临的最现实机会。
第四,特朗普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比二战以来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更接近中国的立场。
据回忆录及其他可靠消息源披露,在他首个任期内,每当椭圆形办公室里谈及台湾问题,特朗普多次将一支记号笔的笔尖与自己的办公桌对比,说:“这个点(笔尖)是台湾,那张桌子是中国大陆。”他还曾表示:“台湾对我们一点好处也没有。”据报道,特朗普已拒绝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原计划于今年8月在纽约过境中转的请求,而路透社报道称,赖清德已将行程推迟至“今年晚些时候”。
对于中国来说,在与美国打交道时,除了避免爆发灾难性战争的考虑外,最核心的议题就是台湾。在北京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中,两岸统一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台湾问题不太可能以一笔房地产交易的方式解决,但并不难设想一个未来:美国明确表态反对“台独”,并表明不愿因台湾问题而触发与中国的战争。
1、三段行程共用一张票、专列“一铺到底”……暑期出游省钱又省心!
3、根据最近武大闹出来的事情,拆解一下女权的说辞,女权 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