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副部长:正在探索从GPS切换到中国北斗系统,伊朗定位
【文/观察者网 柳白】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朋友圈”不断扩大。在5月2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强调,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就在本月中旬,伊朗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埃赫桑·奇特萨兹本对媒体透露,伊朗正在探索逐步将关键领域的定位系统从美国GPS迁移至北斗。
他说:“北斗系统不仅架构先进、定位精度高,尤其在亚洲地区具备显著的覆盖优势,而且其控制权由中国自主掌握,而非受控于美国。”
2025年4月28日,上海,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在世博展馆举行。北斗三号卫星。 IC Photo
分析称,伊朗考虑采用中国的导航卫星系统,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一个技术性操作,但实际上意义远不止于此。这一举动再次表明全球格局正在发生一场重大重塑。
几十年来,西方,尤其是美国,一直主导着全球技术基础设施,从计算机操作系统、互联网,到电信和卫星网络。然而,世界各国对它们的依赖很容易演变为脆弱性。
对伊朗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西方平台不再被视为单纯的通信渠道,而是数字情报战的工具。
自2013年以来,西方国家通过技术手段实施非法监控或数据收集的行径屡屡被曝光,各国政府的焦虑与日俱增。伊朗可能转向北斗的决定,也向其他还在权衡的国家发出了明确信号:盲目、天真地依赖美国控制的基础设施的时代正在终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分析专家王亚男今年6月在一个研讨会上表示,北斗系统在全球运输领域应用的扩大,可以解决由于依赖单一导航系统而产生的“脆弱性”,“将中国系统纳入其中,实现多个星座间的互补,会更加安全。”
北斗的发展也引发了外媒密切关注,有西方人士开始炒作其对美国GPS系统构成挑战。
5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及相关话题,毛宁表示,北斗系统是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亮眼成就,也是为世界贡献的科技创新成果,获得联合国认可。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从不针对谁,更无意挑战谁。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我们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同其他国家一起,让更多先进科技成果服务人民、造福人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为和平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3、好评中国|防溺水不能靠“喊口号” 让每一次下水都有“系统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