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AI下半场,“超级有用”定胜负

时间:2025-07-29 16:50 作者:圣人模式

AI下半场,“超级有用”定胜负



前不久,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用“上亿美元”的超级年薪,在硅谷发起新一轮的烧钱大战。

另一头,OpenAI给员工的股票激励,竟然达到了公司年收入的114%,相当离谱。

去年一年,全球AI研发投入激增40%,大模型参数突破10万亿量级,全球AI算力需求增长300%。

但即便这些巨头疯狂投入,很多人似乎还是感觉到:AI似乎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万亿的投入,并没有变成现实中触手可及的生产力。

前两天,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

我们发现,在这场聚集了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以及80余位中外院士的高层次会议上,表现最亮眼的,竟然是中国企业。

比如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作为本次会展的接驳车,很多国外嘉宾都啧啧称奇,从进场就感受到了中国AI的应用能力。

此外,萝卜快跑已获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目前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金桥、花木、世博等片区提供L4级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

还有如真人般灵动的NOVA数字人,面对往来嘉宾的刁钻提问,应答如流。

“看得见,摸得着,这些产品是老百姓真正用得上的。”

展台前很多嘉宾的感叹,悄然揭开了AI竞赛的下半场——相较于技术无休止的竞赛,市场更在乎如何用好这些技术。





在WAIC大会上,被誉为“AI之父”的辛顿说了这样一段话:

“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让人工智能既拥有超凡智慧,又甘于辅助人类,这值得全球通力合作。”



在他看来,辅助人类在当下可能要比“拥有超凡智慧”更加重要。

也就是说,在AI技术越发繁荣的土壤上,未来的应用落地能力,将会成为各大人工智能企业的分水岭——谁能把技术转化为普惠工具,谁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恰恰是强项。

就拿AI无人驾驶来说,前不久特斯拉Robotaxi刚刚上路测试,掀起了一阵短暂的国外资本狂欢,为什么说是短暂?

因为大家回过神来发现,中国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大面积推开。

百度的萝卜快跑已经在武汉等城市运行了近3年。



当特斯拉宣布路测的时候,萝卜快跑已经开始进军香港和中东,接连落地迪拜、阿布扎⽐等地,并成为本届WAIC⼤会的接驳⻋。

7⽉16⽇,萝⼘快跑还宣布与全球最⼤的移动出⾏服务平台Uber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将数千辆⽆⼈驾驶汽⻋接⼊Uber全球出⾏⽹络。

萝⼘快跑好不好用?

根据⾹港特别⾏政区运输署的评估,其在不同道路场景中表现稳定,安全⾏驶⾥程已超15000公⾥。

从全球范围看,萝⼘快跑L4级⾃动驾驶安全测试⾥程累计已超1.7亿公⾥,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达到这个公里数。

更难得的是,萝⼘快跑的⻋辆出险率仅为⼈类驾驶员的1/14,安全性⾼于⼈类驾驶员10倍以上,目前还没有发⽣过重⼤安全事故。

当AI巨头还在寻找技术的落地场景时,百度已让自动驾驶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无人驾驶的技术突破,是百度AI在应用上的落地,此次在WAIC上亮相的另一个标杆级AI应用——NOVA数字人,同样彰显了百度AI在数字领域的柔性渗透。



技术革命的本质,是让工具理解人性而非让人适应机器。

一直以来,传统数字人困于表情错位和音画不同步,展现形式也有点像“五毛特效”。

这是因为语音、视觉、文本这三条技术链往往各自为政,而用户对数字主播的期待却是抑扬顿挫、灵活应变,毕竟如果AI技术无法像人类那样传递情绪与灵魂,购买欲便无从激发。

而NOVA就解决了这些痛点,文心大模型4.5Turbo在生成剧本的同时,会同步标注表情/动作/语调标签,实现数字人表情节奏的精准拿捏,拟真细节拉满。

一个鲜活的案例就是,罗永浩与NOVA数字人的首播,就创下5500万的GMV。

助播数字人在6小时内完成了8300个动作,无论是眼神交流、还是插话抢白,都如真人般自然,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对无数中小商家来说,这样的“数字人”就有了实用性:数百元的投入,即可克隆“个人版罗永浩”,带货成本大大减轻。

从行业角度看,NOVA的赋能,也让直播电商从“达人驱动”正式转向“技术驱动”。

毕竟克隆一个主播容易,但要复制千万商家的增长机会,才是真正的技术革命。



本次WAIC,类似的突破性落地应用还有很多,比如生产力工具“文心快码”,能帮开发者⼀键⽣成完整代码,哪怕是零开发经验⼩⽩,也可以通过⾃然语⾔轻松做⽹站、⼩游戏,实现“会说话就能编程”。

还有针对产业领域的智能云千帆平台,⽀持多模态能⼒与零/低/全代码开发,能⼤幅降低⼤模型应⽤⻔槛,让金融、能源领域模型推理提效。

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用上AI,让AI既超凡又甘于助人,百度最先实现了辛顿对于AI的未来期望。



其实说到辛顿,还得提一个小故事。

鲜少人知道,在AI还处于摇篮状态的时候,百度就开始接触了辛顿。

2012年,辛顿和他的学生在ImageNet图像识别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没过多久,百度方面就与辛顿取得联系,并直接提出邀约——1200万美元,合约期三年!

那一年,百度开始大规模采购和建立GPU运算集群,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支持GPU&CPU的并行深度学习平台,迫切需要人才和技术。

为了拿下辛顿,百度不停提价:2500万美元、3000万美元、3500万美元、4400万美元……

可惜,辛顿爽约了百度,并暂停了竞价。



尽管没能如愿签下辛顿,但那一次的技术拍卖,成为了百度在技术前瞻布局道路上,一个被外人熟知的脚注,也彰显了百度多年以来坚守技术驱动的战略决心。

从2013年到现在,百度花了10多年的时间,全栈布局了AI技术普惠的各个架构。

在算力层面,百度在今年成功点亮了昆仑芯三万卡集群,相比于其他厂商高度依赖英伟达,百度采用的是昆仑芯三代P800全自研卡群,可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模型的全量训练,⽀持1000个客户同时做百亿参数的⼤模型精调。

强大的算力,让昆仑芯成为中国⾸家通过信息通信研究院《⾯向⼤规模智算服务集群的稳定运⾏能⼒要求》测评的国产万卡级别集群。

有了自主可控的算力硬件,还要有先进的技术框架。

在框架层面,百度⻜桨集成了深度学习核⼼训练和推理框架、基础模型库、端到端开发套件于⼀体,是中国⾸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系统性解决了当前⼤模型产业⾯临的训练成本⾼、推理效率低、硬件适配难等核⼼痛点。

⽂⼼4.5Turbo在⻜桨平台的基础上,训练吞吐达到⽂⼼4.5的5.4倍,推理吞吐达到8倍。

目前,⻜桨已经和超过40家芯⽚⼚商单位开展合作,适配超过60个芯⽚系列,开发者只需编写⼀份代码,就可以让程序在不同芯⽚上顺畅运⾏,轻松实现业务的跨芯⽚迁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桨是中国市场上唯⼀可与全球两⼤主流深度学习框架美国TensorFlow、PyTorch正⾯交锋的深度学习框架。

这也意味着中国在算力之外,也打造了⾃主可控的⼈⼯智能操作系统。



有了好的算力和框架,那么接下来的模型层、应用层的开发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今年4月,⽂⼼⼤模型4.5 Turbo及深度思考模型文心X1 Turbo发布,在多个基准测试集中,与GPT的效果在伯仲之间。

而百度的杀招在于:价格比起GPT便宜80%,每百万token的输⼊价格仅为0.8元,输出价格3.2元。

实现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打骨折”,让普通用户也能低成本地使用高阶AI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文心大模型X1 Turbo在中国信通院大模型推理能力评估中,获当前最高评级。6月30日,文心大模型4.5系列10款模型正式开源。根据IDC最新报告显示,文心大模型在8大维度调研中独占7项满分,综合实力最强。

也正是在高阶模型的加持下,百度才开发出NOVA数字人、萝卜快跑、秒哒这些领先业界的应用。

“算力-框架-模型-应用”,凭借四层一体的布局,百度被《时代》周刊评价为:全球少有的在AI上实现全栈布局的公司。

去年11月,李彦宏提出:百度不是要推出⼀个“超级应⽤”,而是要打造数百万级“超级有⽤”的应⽤。



AI的价值,不是比谁造出最贵跑车,而是看谁能把汽车开进百姓家。

从2013年决心押注AI开始,此后十二年,百度已经累计投入1700亿研发资金,自动驾驶专利数登顶全球第一,技术投入周期超行业均值2倍。

当业界追逐吸睛的技术亮点时,百度的价值锚点是“有用至上”,让普通人成为程序员,让AI改变生活的愿景落地。

“有用”才是硬道理!



如今,中美AI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那边,依然在堆算力,堆模型。

但中国已经率先感受到AI应用对工作和生活的巨大改变:无人驾驶出租车在街头疾驰而过,人形机器人在舞台上跳舞,AI已不再是“纸上谈兵”。

今年的5月7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指出:“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我们必须摒弃美国永远领先的思维定式。”

在很多科技领域,美国主导了行业的话语权,但在AI领域,百度却重新定义了行业的价值和方向。

在技术领域,百度强调场景优先,而不是堆砌参数。

Robotaxi才刚刚上路,萝卜快跑已经攻克武汉的复杂交通,在香港的右舵窄巷穿梭自如。

AI不是无情物,落地实践更重要。



在产业赋能的路径创新上,百度没有一味跟随谷歌等巨头埋头做模型,而是更加注重激活AI技术的长尾效应。

通过文心快码、文库AI等应用,让小白创业者迅速搭建属于自己的网页,让烦于教案的老师一键生成优质的课纲。

技术平权,百度要做的,是“街头巷尾的生产力”。

随着AI竞争进入落地阶段,百度的这条路径,也让中国在AI领域扮演的角色得到升维。

如果说美国的竞争力在于技术输出,那么今天的中国不仅仅是在输出技术,更是在输出一种模式——既超凡又甘于助人。

自动驾驶率先在中东落地、数字人技术向全球开放(10月NOVA全球开源)。

百度正在把互联网的开源精神,平移到AI领域,为更多国家,更多普通人提供“高性价比的AI方案”,让技术鸿沟化为应用跳板。

让香港的盲人独自出行、让大山里的学生无师自通、让果农的产品直连全球。

这些鲜活的“有用瞬间”,或许正是技术革命的终极意义:

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站在科技的肩膀上,触摸更辽阔的世界。

这才是AI竞赛的真正终点。

Top

1、知情人士解读苹果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主要系外部商业环境变动,苹果再关逾20家专卖店

2、时评:一些中国女性为何会成为“巴西牛排”?

3、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在联合国开幕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cycgw.cn/XDG/detail/fuxfgl.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圣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