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06:20 作者:荒苑
有人居然说六七十年代不让养鸡,真是令我哭笑不得,六十年代不让养鸡是为什么
【本文由“败灯是摔王跪王稀王”推荐,来自《被误读的伤痕文学:主角大多数不是知青,农民的伤痕更戳心》评论区,标题为败灯是摔王跪王稀王添加】
我插过队,北京远郊山区,社员可以养猪,养鸡,也有自留地。吃饭没问题,只是粗粮多,细粮少。我亲身经历。第一年插队8个月,年底分红72元,是扣除粮款后的收入。
有人居然说六七十年代不让养鸡,真是令我哭笑不得
其实,如果平房也能统一供暖我更喜欢住平房,六七十年代,我家住两间正房外加一间厨房,一所院子,又自己在院子里盖了一间厢房,院子里养着好几只鸡鸭,母鸡下蛋改善生活,告诉你们,老母鸡下完蛋它就:嘎达、嘎达的叫,好像是通知你快来取蛋,可真是善解人意的好母鸡呀!公鸡个头比较大,一般都是半米多高,羽毛也是相当的漂亮,尤其是鸡尾巴的毛,又长又漂亮,煞是好看,常言道:“攒鸡毛凑掸子”,就是指的鸡尾巴毛;
但是,公鸡相比母鸡比较倒霉,因为谁家要是改善生活,首先拿公鸡开到问斩,一只大公鸡可以炖一大锅,足够一家数口吃上两顿的,当年的鸡肉可不是现在养殖的肉鸡,那个味道,啧啧~好吃的邪乎,想的一塌糊涂;现在想起来就会垂涎三尺,口水总是按耐不住的流淌;
我们大院是工房,住有一百四十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养鸡鸭,也有养兔子的,每天早上天一亮,好多只公鸡同时用高声部鸣唱“雄鸡一唱天下白”煞是壮观!。现在有人居然说六七十年代不让养鸡,真是令我哭笑不得。
2、热刺亚洲行名单:孙兴慜、麦迪逊在列,新援库杜斯入选,热刺亚洲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