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5 11:40 作者:雾梦花开
商家抱怨外卖收入减少15%,专家警告:价格战正在“绞杀”中小餐饮
7月24日,观察者网获悉,美团于近日在上海召开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邀请商家、学者和行业协会代表就行业发展问题建言献策。这是美团今年举办的第21场外卖商户恳谈会,目的就是广泛倾听社会各方意见。
据统计,今年2月以来,外卖平台短期内向市场投入了800亿补贴,不断掀起价格大战。在恳谈会上,多家全国连锁品牌、上海本地餐饮及个体商户表达了担忧:被迫参与价格战、外卖客单价下滑7-10元、到手收入减少15%、补贴一停顾客可能减少消费等。
“不补贴连老客户都流失了,但补贴后利润下降,生存堪忧。”有商户表示,高额补贴虽然带来短暂增长,但补贴停止后“客单价和订单双降”,不利于长期发展。
客单价、订单量双下跌,商家称被迫加入价格战
这场“外卖大战”中,大额补贴在令订单激增的同时也带来系列问题。某头部茶饮品牌外卖业务负责人直言,这种非理性补贴带来的是“虚假繁荣”。
“我们平时实付价20元一杯左右,但现在补贴后用户只需几元就能买到一杯,等补贴没有了,很多人就不喝或者减少消费。”他表示,超低价也改变了消费习惯和认知,上个月补贴减少后,客单价、订单量双降,很难恢复正常价格体系。
此外,大规模补贴带来的订单波峰,也加大了门店一线员工的工作压力。
茶饮品牌外卖业务负责人举例说,正常某个门店如果外卖订单100单左右需要2个员工,如果订单翻倍、人手也得跟着翻倍。“但问题我没法判断翻倍的订单是不是常态,万一后面补贴停了,订单减少,多出来的人力成本就覆盖不了。”
因此,在目前补贴不确定性较高、日常订单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门店对于人力安排偏保守,也导致现有员工劳动强度直线上升。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翟庆华提出,要重视这种订单波动给门店和一线员工带来的压力。
中小餐饮生存空间被压缩,专家呼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上海本地餐饮品牌“鹅佬柒铺”目前在市内有30家线下门店,品牌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的价格战让经营压力陡增。“一是用户价格敏感度变高,订单集中在低价引流款,今年我们每单到手率下降15%;二是高端品牌也在打价格战,原本不在一个价格区间的商家,降价之后也和我们激烈竞争。”
同样位于杨浦的老牌湘菜馆“湘沪一家人”老板称,从今年3月份起,客单价下降了10元。“我们的特色是现炒,不用预制菜,本来人力和材料成本就高,如果客单价再这样下降,就没有多少利润了。”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李辉文也建议,外卖平台要摆脱简单的价格战思维,利用大数据能力帮助中小商家基于自身特点进行差异化竞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中国那些事儿】美媒:中国“熄灯工厂”智造未来 推动创新发展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