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31 18:59 作者:御宅庸少
经济学人:英美情报界如何使用AI模型?,英美情报共享
【文/经济学人】
就在唐纳德·特朗普宣誓就任总统的那一天,一家名为深度求索(DeepSeek)的中国公司发布了一款世界级的大语言模型(LLM)。特朗普后来形容,这对美国AI行业敲响了“警钟”。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马克·华纳(Mark Warner)表示,美国情报界(由18个机构和组织组成)对这件事“措手不及”。
7月14日,五角大楼向Anthropic、谷歌、OpenAI以及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该公司的聊天机器人在最近一次更新后一度自视为希特勒)等企业分别授予了最高达2亿美元的合同。这些公司将测试AI“智能体”(agentic models)。此类模型能够代替用户执行任务,并将复杂任务拆分为若干步骤,还可以操控其他设备,比如汽车或计算机。
这些前沿实验室不仅活跃在军事领域,也正深度介入欧美的情报界。早期的大多数应用都集中在利用大语言模型分析机密数据这方面。今年1月,微软公司表示,其26款云计算产品已获准用于美国情报机构。6月,Anthropic宣布推出Claude Gov,并称该模型“已部署在拥有最高国家安全保密级别的情报机构中”。目前,美国所有的情报机构都在广泛使用AI模型,其中不乏来自多个实验室的竞品。
欧洲也在同步推进这一进程。一位英国知情人士表示:“在生成式AI方面,我们一直试图迅速追赶处于前沿的模型。”他补充说:“整个英国情报界(UKIC)都已接入了最高保密级别的大语言模型功能。”法国公司Mistral是欧洲在AI领域唯一的领军企业,它正与法国的国防人工智能局(AMIAD)开展合作。Mistral的Saba模型专门训练了处理中东和南亚数据的能力,因此在阿拉伯语及泰米尔语等区域性语言上的表现尤为出色。今年1月,以色列左翼评论杂志《972杂志》报道称,自加沙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军方对OpenAI当时最先进的GPT-4模型的使用频率增长了20倍。
尽管各方在推进,进展却并不如预期的那样迅速。OpenAI负责该领域合作的卡特里娜·穆利根(Katrina Mulligan)曾在美国国防和情报部门任职,她坦言:“AI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还远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水平。”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负责处理信号情报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语音识别等早期AI技术应用上已深耕数十年,被视为业界典范。但不少情报机构仍在试图为现成的聊天机器人构建自己的“封装器”(wrappers),这种做法常常使其大幅落后于公共领域中最先进的模型。
7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参加“赢得AI竞赛”峰会期间展示关于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行政命令
卡特博士警告说,智能体模型的风险在于,它们会递归地为分配到的每个任务自行生成提示词,这使其更难预测,错误也可能层层累积。根据OpenAI发布的评估结果,其最新的智能体模型ChatGPT agent的幻觉率约为8%,甚至高于早前发布的o3模型。
一些AI实验室认为,这些担忧不过是来自官僚的保守作风,但卡特博士表示,这其实是“一种健康的谨慎态度”。他说:“尤其在英国政府通信总部(GCHQ,即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英国对应机构)内部,你会发现一批极其出色的工程人员,他们本能地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有人警告说,中国可能正在这个领域领先。位于硅谷的安全与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ecurity and Technology)的菲利普·赖纳(Philip Reiner)指出:“我们至今仍不清楚中国是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将DeepSeek应用于军事和情报领域。”他补充说:“他们的模型可能没有我们这样的护栏,因此他们可能更快地获得强大的洞察能力。”
在这一点上,几乎所有人都达成共识。参议员华纳直言,美国情报界在监测中国相关进展方面做得“一塌糊涂”。“我们在获取中国技术、渗透中国科技企业方面的进展仍然相当有限。”穆利根则指出,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美国在风险不明的情况下贸然推进AI技术,而是“国防部和情报界继续按老办法做事”。
“让我夜不能寐的是——我们可能真的赢下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竞赛……却输掉了实际应用的竞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1、全球唯一大熊猫三胞胎迎11周岁生日,大熊猫三胞胎萌萌女儿
2、以场景相融促消费扩容(评论员观察),场景化融合运营目的是利用有限的营销资源
3、全文 | 从“去风险”到“重新接触”,克罗地亚外长对话王辉耀传递这些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