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美企掉血、中国却更强大了,特朗普图啥?,特朗普 中国公司
美国对中国的产品禁运清单越来越长,制裁的中国公司名单也越来越长,在拜登时代尤甚。在特朗普时代,单子加长的速度放慢,似乎还有局部逆转的迹象,但中国已经不在乎了,因为美国出口管制逼出中国的独立自主科技发展。
在中美关税战的高峰,特朗普政府叫停了EDA、H20、LEAP1C的对华出口。在此后的中美经贸会谈后,EDA和LEAP1C解禁,现在H20也解禁了。
EDA是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关键软件,长期由美国Synopsys、Cadence和德国西门子(与美国技术有密切关系,实际上服从美国出口管制)控制世界市场。这些软件不仅是设计工具,也是芯片制造的工艺准备工具,在中国芯片工业得到大量应用。
H20是英伟达的GPU,用于AI计算。这是英伟达在拜登时代出口限制规定下从高性能H100专为中国优化的降级版,是中国特供,一方面训练算力显著降级,另一方面推理算力有所增强。在中国AI事业的爆发性增长里,H20功不可没。
在80年代,中美曾经有过短暂的航空航天合作,歼-8II“和平珍珠”项目是熟悉的故事。冷战结束后,美欧对中国实行严格的军事禁运,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抓住苏联解体后中俄合作的历史性机会,研发成功歼-10战斗机,极大缩短了与世界前沿的距离。
上世纪80年代,中美短暂的航空航天合作代表项目——歼-8II“和平珍珠”项目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美国航空界根据歼-8的研发历史,推断中国需要20年才能将歼-10完善化,这是完全错读了时代。在现实中,歼-10首飞20年后,第一代歼-10A、第二代歼-10B已经停产,第三代歼-10C都大批列装了。今天,要不是歼-10C在印巴57空战中大放异彩,歼-10C在中国军迷中已经“没法看”了。
在航天方面,奥巴马时代的《沃尔夫法案》全面切断中美航天合作,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为美国制造通信卫星提供的发射服务被迫停止,连正常学术交流都受到阻挠。今天,在NASA的载人航天能力越来越“没法看”、依靠SpaceX又弄出一地鸡毛的时候,中国空间站在清冷的轨道上悄悄地闪光,登月飞行也在稳步推进。
中国在拔足飞奔,但不是在憋气飞奔。谁都知道,憋足了气,是可以爆发出更大力量的,但也长不了。气用完了,必须停下,长喘一大口气,才能恢复“人样”。中国正是在发展中攒足了体能,在正常呼吸中飞奔。这是高速的长跑。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是关键。正是在这样的长跑中,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双管齐下,良性互动,形成势不可挡的发展动势。
从“军队为经济建设让路”到砸钱国防、保卫发展,从争气的两弹一星到开拓新维度的轨道经济,中国的军工高科技发展一直走的是高速但是可持续的道路。现在轮到民用高科技了。
民用高科技与军用高科技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存在引进消化的可能性。欧美“留一手”是肯定的,“卡脖子”的可能性不容忽视,不可能超过欧美天花板也是事实,但引进科技作用巨大也显而易见。这引起“贸工技”vs“技工贸”的长期争议。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的联想集团展台
柳传志的“贸工技”vs倪光南的“技工贸”是联想内部的路线争论,但这可以扩大到整个民用高科技领域。争论长期存在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两条路线都有道理。但道理有时效,鼠目寸光和好高骛远都是不对的。
在起点低、有条件引进的时候,“贸工技”有道理,这可以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并迅速形成经济效益,以利于未来自主发展。在基线已经很高、引进受阻的时候,“技工贸”成为必须,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仅为了与欧美竞争发展,更为了赶超和变道发展。
“贸工技”还是“技工贸”不能机械地“坚持原则”,需要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这些大道理一般都能接受,问题是“贸工技”久了,容易形成路径依赖,没有强大外力的逼迫,很难形成换道 “技工贸”的动力,早早撞上天花板。另一方面,勉强推动“技工贸”有长期形不成经济效益的可能,技术未必是最大的挑战,度过初期的“死亡谷”才是,在贫瘠土地上拔苗助长,最后逃不脱苗死土荒的命运。
1、世锦赛男子100米蝶泳预赛:徐放第23、陈俊儿第25,无缘半决赛,世锦赛女子100米蝶泳
3、巴西总统:无论美国想打政治仗还是想谈贸易都奉陪,巴西总统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