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1 02:11 作者:铁沙
“能源协议细节模糊、产能存疑”,美业者质疑特朗普签的都是空头大单
【文/观察者网 齐倩】8月1日期限在即,特朗普政府对贸易伙伴加码施压,终于签下多项“能源大单”。
据央视新闻消息,特朗普政府已获得日本、韩国、欧盟等国的能源承诺。据协议,欧盟需在三年内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韩国承诺购买1000亿美元的能源,日本承诺大量投资美国能源基础设施。
“这涉及到我们尊称为‘政治数学’的手段,”谈及美国与欧盟、日本、韩国等贸易伙伴达成的协议时,有分析人士直言,“外交的最佳工具之一是模糊性。”
根据美欧27日达成的协议,欧盟承诺在三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包括原油、核反应堆燃料、天然气及其他石油衍生品,年度购买量将超过去年欧盟从美国购买量的三倍。
报道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力求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开始从美国购买更多天然气,并有进一步增加的意愿。然而,每年2500亿美元的购买量将使欧盟几乎完全依赖美国作为唯一能源供应商。
能源和船舶经纪公司Poten & Partners分析师杰森·费尔表示:“欧盟将只能停止从其他国家购买,这将是对单一国家的巨大依赖,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但现代能源体系和供应的核心在于多样化。”
据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对美国联邦数据的分析,2500亿美元约占2025年美国全球能源出口总量的80%。到2030年,美国天然气出口产能预计可以翻倍;但短期内,美国向欧盟大幅增加供应,可能意味着减少对全球其他客户的出口。
有报道称,各国承诺特朗普购买美国能源,但细节语焉不详。分析指出,至少在短期内,美国的贸易伙伴承诺购买的天然气等能源数量,超过了各国的需求以及美国的产能。
“这是新现象,在此之前,贸易协议通常追求清晰和可执行性,”前美国外交官兼能源部官员戴维·戈德温表示,“这些能源承诺既不清晰也不一定可执行,更像是政治性的鼓励。”
此外,目前尚不清楚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对欧盟实现气候目标的影响。短期内,更多天然气可通过替代煤炭助力目标实现,但购买过多天然气可能挤占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市场份额。此前,欧洲大陆的总体天然气需求预计未来几年将下降。
2019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参观美国一处LNG出口设施
报道提及,相较于欧盟,日本、韩国与美国之间的能源购买框架更为模糊,留有更多解释空间。
白宫曾称,美国能源出口大幅扩展,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部分聚焦于“能源基础设施和生产”,但没有展开具体说明。在日本承诺减少化石燃料消费之际,签署长达数十年的购买协议的价值尚不清楚。
同样的逻辑适用于韩国。韩国承诺购买1000亿美元美国能源,但没有明确期限。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能源专家米歇尔·金表示,按需购买,而非签订定期协议,将为天然气需求下降的韩国提供更多灵活性。她表示:“再次签订长期合同不是明智决定。”
早在美欧贸易协议7月27日达成时,就有西方评论人士发现,总额7500亿美元这一数字其实毫无意义,根本无法实现。他们指出,一方面,美国难以供应如此之多的能源产品,短期内要实现如此庞大的能源供需链条,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欧盟能源需求的增量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