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7 16:27 作者:偷看书的懒猫
魏建军最宠爱的“长子”,被贾跃亭偷家了?
2025年最大的神级反转,竟然是贾跃亭造就的。
7月16日,贾跃亭发布了第二辆新车,这辆号称“为美国精英而生”的车一露面,就深陷“抄袭”的舆论漩涡。
毕竟这辆车和长城魏牌高山实在太像了,整车轮廓、尾灯细节与魏牌高山高度重合,唯一的区别是贾跃亭在前脸加了个“大彩电”。
就在中国网友嘲笑贾跃亭“装都不装了”,用国产车忽悠美国人时,事件却迎来戏剧性大反转。
有媒体爆料,贾跃亭公开表示,这不是抄袭而是获得授权的合作。
深挖他们的合作模式,FF与长城签的是OEM翻牌协议:高山9以CKD形式出口到FF加州汉福德工厂,本地组装后贴FX标。长城既绕开了27.5%的整车关税,又把魏牌第一次送进了美国展厅;而FF拿到了“可交付的量产车”,继续给投资人讲“美国故事”。
问题是国产车那么多,为什么被贾跃亭盯上的是魏牌呢?
要知道魏牌在很长时间内都相当低调,直到今年7月才重回月销过万的阵营。
尽管长城方面并没回应贾跃亭的说辞,但从魏牌的角度看,这次合作可能是一次破釜沉舟的突围战。
01
贾跃亭爆改魏牌高山,忽悠美国人
贾跃亭的法拉第在美国折腾11年,花了投资人50亿美元,造出的FF 91只卖了20辆。这次出新车连PPT都懒得做了直接开卖。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贾跃亭似乎终于找到了“流量密码”。自己造不出车就蹭中国供应链,买辆国产车壳子前脸改个屏幕就能叫AI-MPV。
贾跃亭还给这种模式套上了个高大上的说法,叫“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即长城汽车以零部件形式将产品输往美国,再由法拉第未来在当地组装销售,说白了就是贴牌。
贾跃亭选择的第一个合作对象是魏牌高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高山9系是魏牌举全家之力打造的新爆款。
据公开数据,魏牌上一次销量过万还是2021年12月,距今时隔将近四年时间,当时创造万台销量成就的在售车型是玛奇朵、拿铁和摩卡,今年6月魏牌销量再次破万,高山功不可没。
高山系列自5月推出后当月销售便超过2千台,而在这之前,1-4月高山销量只有300台~400台。
高山绝地逆袭的原因,也是贾跃亭选择的第二个原因,即产品力和价格都能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
贾跃亭作为贴标签大师,给第二款新车足足贴了7个标签:无论是移动豪宅、直播之车、还是红毯之王,这些标签的共同点就两个:豪华+实用。
贾跃亭新车的核心目标是搞定B端商务用户,高山的营销竞品是丰田埃尔法,无论是二三排超长共轨设计打造出的灵活空间,还是智能座舱整合出的超级冰箱、超级沙发、超级应援等功能,都能满足贾跃亭的需求,再加上945公里的续航和30万级的售价,对美国家庭用户和商务用户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最关键的一点是,魏牌高山9系是全球车型。
今年5月,魏牌高山国内上市的前一天,魏建军就特地对巴西总统卢拉介绍:“高山是一款全球车型,今年下半年会走向全球市场。”
前两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中,长城汽车再次表示了“出海”的决心:国际化不是商品出海,而是品牌出海;不是产品输出,而是产业输出。
美国作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于中国车企而言是一块巨大的肥肉,没有不抢的道理。
因此这次合作,虽然听起来很离谱,但对于魏牌来说,确实以低成本方式杀入了美国市场。
魏牌也可以借助FF的美国产业支点,整合全球零部件资源提升供应链效率。
一切看似不合理的商业动作背后,都是利益的共谋。
02
赌上姓氏的魏牌,杀出重围不容易
“情绪退潮,技术登场。”
魏牌全新高山发布会上这句话,也是对魏牌发展的有力诠释。
魏牌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过山车”式的商业案例。
前半场,魏建军对其寄予厚望,情绪激昂。
2017年,魏牌汽车成立,直接以长城掌门人魏建军的姓氏作品牌名,还参考了家乡的标志性建筑“保定直隶总督府大旗杆”,给了魏牌一个与众不同的车标。
用魏建军自己的话说:“我把自己的姓氏都赌上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在长城汽车几个子品牌中,魏建军最宠的就是魏牌。
魏牌发布会魏建军几乎场场必到,偏爱的根本逻辑是重视,从去年魏建军在重庆启动直播至今,外界能感受到的是,魏建军为魏牌“操碎了心”,不停地直播,不停地调整,从产品、到渠道、再到人,魏牌在动态变化中寻找航向。
可惜的是,与魏建军的全情投入相比,魏牌的成绩却不尽人意。
2017年魏牌刚成立时出道即巅峰,凭借VV系列的高配置和性价比,年销量达到8.6万辆,第二年更是飙升到13.9万辆。但从2019年开始,魏牌的销量便持续走下坡路。
10万辆、7.85万辆、5.8万辆、3.64万辆、4.16万辆,这是魏牌2019年至2023年的成绩单,作为中国品牌中的高端化代表,魏牌不仅被老对手领克逆转,也比不过“蔚小理”等新势力后起之秀,甚至被外界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近两年魏牌开始发力新能源,推出咖啡系列和蓝山,销量才有所回升。2023年魏牌销量回升至5.47万辆,但距离巅峰时期还差得远。
魏牌如今杀出重围的关键节点是,蓝山和高山的逆袭。在这个过程中魏牌经历了艰难的刮骨疗毒。
先是在产品上断舍离。
过去总有媒体说魏牌分不清“我是谁”,为了彻底讲清楚这个问题,魏牌下狠心断舍离,直接砍掉VV系列,咖啡系列只保留摩卡Hi4做技术图腾,把全部资源押注蓝山、高山两款30万级大车。
其次在渠道上回归初心。
去年5月,魏牌重启直营模式,与经销商模式并行,形成“双轨制”销售策略。今年长城智选更是做出重大改变,直营店中坦克品牌撤出只留下魏牌。这意味着,坦克撤出直营店回归经销商,魏牌则变成全直营品牌,魏牌与用户的联系也变得更紧密。
产品、渠道、技术的全面支持,使得魏牌两大王牌销量回升。
全新蓝山自去年8月21日上市至今,月均销量超5000台,最高单月销量8000+,稳居大六座SUV市场前列,与理想问界三足鼎立,成为家庭智能大六座SUV市场中的最火热车型之一。
全新高山自4月21日预售启动后的短短26小时内,订单量便迅速突破8,000辆大关,6月更是重回万辆俱乐部,其中北上广深及成渝地区的订单占比更是超过了51.4%。
抛却情绪的狂欢,魏牌也终于找到了生存之道:坚持定位,比选择定位更难得。
03
放弃捷径,才有坦途
魏牌的发展历程,可谓是跌宕起伏。从最初的一鸣惊人,到后来的陷入困境,再到如今的逐渐复苏,魏牌一路走来,历经了无数的挑战和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魏牌也曾经面临过诸多诱惑,比如像贾跃亭那样走捷径。但魏牌并没有这么做,魏牌逆袭最难得的是,拒绝捷径的定力。
在诸多车企将增程式混动技术当作对应市场的“速效救心丸”时,长城汽车却成为业内一股“清流”。
2021年,只有4款汽车产品采用增程式技术,而到了2024年,仅当年上市的增程电动车数量就超过了50款,且国内新势力年销量排行榜中,排名前3的理想、问界和零跑,主力车型均是增程产品。
面对这种市场现状,长城汽车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仍语出惊人:
“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
“明明有更好的Hi4,为什么要开倒车?”
当友商纷纷拥抱增程技术时,长城总裁穆峰却高呼“打死不做增程”
即便是在增程市场销量暴涨的当下,长城也没有追赶风口。
这种不怕得罪同行,不怕销量暴跌背后的底气是,长城对Hi4技术路线的高度自信。
增程式混动技术门槛和成本较低,其虽能缓解车企短期生存压力,但热效率低、能耗高的本质缺陷,注定难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长城汽车选择坚持Hi4技术路线。
自2023年第一代Hi4技术搭载上市以来,长城凭借其“四驱性能、两驱能耗”的标签,在混动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如今,第二代Hi4技术也做了升级,融合了硬件增配、效能优化、补能逻辑及驱动算法迭代四个板块的28项技术升级,这也是魏牌蓝山和高山逆袭的底气。
除此之外,在智能化方面当“含华量”成为新车定价的黄金标准,当车企因搭载华为智驾而销量暴涨300%时,魏牌却依然“顽固”地坚守灵魂论。
这绝非意气用事,而是一场关乎灵魂与未来的豪赌——砸下重金20亿,耗时五年,魏牌在Coffee AI全栈自研的荆棘路上杀出了一条血路。
如魏建军在魏牌9周年庆上所说:“外界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只做一件事——把车做好。”
在新能源汽车的全球赛道上,选择捷径或许能获得一时订单,但只有坚守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才能赢得最终胜利。毕竟造车不是百米冲刺,而是获取用户信任的一场马拉松。
魏牌用9年证明,名字重要,产品力和性价比更重要。
作者 |祝余 审校 | 琪琪
视觉 | 金克斯 轮值主编 |石峰轩
→ 关注金错刀车评,秒懂未来智行
2、周一围演技又翻车了!对着陈都灵从腰臀摸到肩膀,网友吐槽太油腻,周一围经典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