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14:29 作者:酸辣藕丁
复旦学者:建议国有机构发行锚定人民币的“碳稳定币”
在可行性分析中,报告提出以绿色资产作为稳定币抵押物的理论依据:绿色资产具备稀缺性、政策支持与长期价值,其稳定现金流与政府背书使其成为理想抵押品。通过“碳锁定效应”设计,每发行一单位绿色稳定币需同步锁定等值碳资产,可推动碳市场扩容与绿色资源价值实现。但报告亦指出,当前碳资产确权标准不统一、定价波动大、缺乏透明审计制度等问题,需建立“可信审计+链下合规同步”机制以应对技术监管挑战。
以下为《稳定币助力绿色资产发展的可行路径》全文:
稳定币是一类锚定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的加密货币,其核心目的是在保持加密货币高流动性与可编程性的基础上,实现价格的相对稳定。
目前,稳定币主要分为三类:法币抵押型(如USDT、USDC)、加密资产抵押型(如DAI)与算法稳定型(如已崩盘的Terra UST)。它们可被用作价值锚定与数字资产桥梁、交易媒介、链上融资抵押品等,是DeFi生态中的关键流动性工具。
截至2025年,全球稳定币总市值已超过千亿美元,在跨境支付、链上交易等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在DeFi、NFT与GameFi等生态中被作为基础货币单位,且开始向合规化与机构化方向演进。
然而,其发展亦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发行方资质参差不齐、信息透明度不足、去中心化特征冲击传统支付与货币监管逻辑、系统性风险频发等。各国监管机构已开始介入,美国、欧盟与新加坡等国正在制定相关合规标准,重点涉及储备审计、稳定机制与消费者保护。从绿色金融的视角来看,稳定币可以为绿色资产提供链上融资工具,用作绿色项目支付/结算媒介,以及建立碳资产背书的数字货币(碳稳定币)等。
其次,碳资产的通证化(通常被称为“碳币”)正在推动碳市场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深度融合。其核心路径是将碳排放配额或自愿减排信用(VCC)进行确权和标准化处理后上链,形成可以自由交易的Token。例如,Toucan Protocol将经过验证的碳信用上链,发行了BCT(Base Carbon Tonne)通证,该通证不仅可在二级市场中流通,还可作为DeFi协议中的抵押品使用,拓展了碳资产的流动性和金融应用场景。
同时,部分具有技术与制度基础的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绿色数字货币实验,即绿色资产驱动的稳定币或数字支付试验。例如,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团(MUFG)推出了以绿色能源资产作为抵押的数字支付系统,用于推动绿色电力结算与清洁能源交易。而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则致力于构建一个融合碳信用交易与加密资产交易的平台,探索碳市场与数字金融的协同机制。
整体而言,这些国际实践表明,绿色RWA的链上映射不仅显著提升了绿色资产的可验证性、可追踪性与可交易性,也为绿色金融注入了可编程性与自动合规机制。推动绿色资源在全球数字场景中的高效配置、价值发现与政策目标协同,是未来可持续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绿色资产作为稳定币的抵押物,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展现出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从理论机制来看,绿色资产普遍具备稀缺性、稳定的政策支持与长期价值,尤其是在碳市场逐步成熟、绿色债权工具发展活跃的背景下,其未来现金流相对稳定,并拥有较强的政府背书。因此,绿色资产不仅在金融属性上具备良好的抵押能力,更由于其天然的正外部性,在纳入稳定币发行机制后,可有效推动资源的绿色化配置,提升金融体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调节作用。在技术路径上,现有的稳定币机制亦可为绿色稳定币的设计提供参照,如超额质押型机制(以DAI为代表)强调足额抵押与自动清算逻辑,而半中心化型模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想的多边稳定币)则兼顾合规性与跨境流通效率,为不同类型绿色资产提供了适配的框架。
其次,在激励机制设计上,绿色资产具有显著的环境正外部性,因此可通过设定“碳锁定效应”来建立正向激励约束机制。即每发行一单位绿色稳定币,必须同步锁定等值碳资产或绿色资产,使其在链上被冻结或标记,从而促进碳市场的扩容和绿色资源的价值实现。这一设计逻辑与公共产品治理相契合,既强化了市场对减排成果的需求激励,也形成了稳定币与绿色发展之间的联动机制。
然而,绿色资产稳定币的推广仍面临诸多技术与监管难点。当前,碳资产的确权标准在不同国家与项目间尚未统一,资产定价机制波动较大,且缺乏统一透明的第三方审计制度。这些问题一方面制约了资产的可信性,另一方面也为稳定币机制引入了潜在风险。为应对上述挑战,必须构建“可信审计+链下合规同步”的机制体系。一方面,确保链上发行的绿色稳定币具备真实、合法、充足的绿色资产抵押支撑,防止无锚化或超发行为;另一方面,还需实现链上与链下的监管同步,确保相关资产在现实世界中亦符合绿色金融和碳市场的法律合规标准,从而真正实现绿色金融的可信链接和跨制度兼容。
中国在推动绿色稳定币发展的路径中,具备“绿色金融+区块链”双重基础,为其试点和制度化建设提供了独特优势。一方面,金融基础上,中国已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发放总量均处于国际前列,为绿色资产的储备与运用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基础上,中国积极推动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平台建设,尤其是在联盟链、数字人民币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绿色资产的链上确权与发行提供了可信的技术支撑。同时,政策制度上,国家已全面部署“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初步建成的碳市场体系、绿色金融体系与政策引导机制为绿色稳定币的制度对接与场景落地创造了有利环境。
1、中新健康丨7500万感染者!中国乙肝防治迈入“存量攻坚”阶段
2、胡塞武装:将袭击所有与以港口往来的商船,无论来自哪个国家,什么是胡塞武装
3、“问题核心不是吴柳芳是否擦边,而是某个群体是不是掌握比奥委会还权威的定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