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01:18 作者:清衫剑骨
来自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一线观察:“火爆”的智能体为何投资不温不火
MiniMax、商汤科技、阶跃星辰均发布了全新智能体(Agent)产品、复旦大学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研发发布伦理审查智能体“一鉴”、独立分布式云计算服务商PPIO发布国内首个Agentic AI基础设施服务平台、连人工智能大会也有了智能体“Hi! WAIC”……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发”“首秀”能体令人眼花缭乱。AI大厂借助它完善自身产品矩阵,“新秀”企业则希望它在市场上搏出一番天地。
早在大语言模型横空出世的2022年,专家就预测到AI领域的下一个爆点将是智能体,因为它是普通人接触AI的“门户”,一如互联网时代的网页、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三年过去,专家的预测成真了吗?新品、大咖云集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是观察智能体演化的最佳平台。
智能体迭代浪潮汹涌
从Agent、AI Agent到Agentic,在人们还没有被科普这是个什么“新物种”时,智能体已经历了多次迭代。据市场咨询机构高德纳预测,比智能体更智能的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在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位居首位,到2028年,将有15%的日常决策由代理式人工智能自主完成。
要理解智能体的演化之路,你只要想象电脑里原本住着一个能帮你干活的“小黄人”(Agent),随着智能体的发展,“小黄人”越来越多,能干的活也越来越复杂。到了Agentic,只要人一声令下,就能召集几百乃至千上万个“小黄人”一起干活。
Minimax智能体展区。沈湫莎摄
今年的MiniMax展台设有Agent专区,展示了他们最新发布的通用智能体产品——MiniMax Agent。当用户向它说出“请帮我设计一份卢浮宫导览PPT”的需求时,不到一分钟,排版灵活、视觉美观的PPT就做好了。它看上去并非套用模板,而是独具匠心。比如在介绍断臂维纳斯和蒙娜丽莎画像时,Agent贴心地加上了讲解语音。
“MiniMax Agent具备三大核心能力,强大的编程能力、领先的多模态能力,以及开放的生态,相当于人的大脑、感官和手脚,这些能力使它能够像一个真正的人类团队一样,理解复杂需求,感知多维信息,并动手完成任务。”MiniMax研发工程师缪宇航说。
有人将智能体当虚拟员工,有人已将它玩出了“进阶版”。其中的佼佼者当属AI赋能内容创造公司特赞科技。今年4月,特赞发布首个商业研究多智能体atypica.AI,它可根据用户的研究需求,从公开渠道自主浏览用户内容来构建多个智能体,然后模拟不同智能体之间的互动来产出内容。也就是说,人们只需提出需求,稍待片刻后就能得到一份由“小黄人”帮你收集的基于真实社交信息的商业洞察、旅游设计和职业规划。
比拼“脑眼耳嘴手”协同力
我们早就在和智能体打交道,比如2016年击败李世石的阿尔法狗。大模型出现后,智能体开始加速生长。2023年下半年发布的GPT-4V(有视觉功能的GPT-4)已经展露了AI Agent的雏形,去年底谷歌发布的Gemini(双子座)2.0一口气推出3款AI Agent,除了搜网页、写代码等常规能力,它还可以在会话中保持长达10分钟的记忆,并以人类正常语速与人对话。迭代速度甚至快过三个月升级一次的大模型。
为何智能体迭代如此之快?根本原因在于大模型。上海期智研究院学术带头人吴翼表示,在大模型爆发后,业内就预判了AI Agent将会爆发,这也是国内外大厂集体押注智能体的原因。
PPIO智算营销副总裁刘峰认为,今年对智能体商业化至关重要,经过数年大浪淘沙,智能体的架构已经趋向固定,即拥有计划、行动、工具和记忆四个模块。当架构稳定后,技术路线也开始固定,谁能将模块功能做得更好,谁将取得市场优势。这意味着未来智能体的迭代还会加速。
PPIO展区。受访者供图
未来智能体比拼什么?刘峰表示,主要是“脑-眼-耳-嘴-手”协同能力。智能体接到指令后需要自主拆解任务,这时就要考察其脑力,即解题思路;将指令分解成多个任务后,需要转化成代码执行,这就考验其动手能力;期间还要调用工具,或跟其他智能体“交流”,这就考验其感官能力。
想要让智能体更像人,还要具备长期记忆力。为了确保在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任务中不“失忆”,MiniMax Agent拥有高达100万的上下文窗口,并通过先进的Memory管理机制,灵活存取关键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被赋予了“反思”的能力——在任务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它都会主动审视当前进展,发现潜在问题,并自主调整策略,确保最终交付的成果满足甚至超越用户预期。
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个人助手、心灵导师、知心闺蜜、虚拟分身……尽管智能体赛道熙熙攘攘,但相较于具身智能,对于智能体的投资有些不温不火,除了AI大厂不断拿出新品外,拿到真金白银的企业并不多见,“爆款”也难觅踪影。
安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打了个比方,如果两家员工都在调用智能体做工作报告,一家公司的员工心血来潮问它,另一家公司的财报是多少,智能体能否守住秘密呢?
当下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业内关注。一周前OpenAI发布了长篇警告,提示用户使用AI Agent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不法分子可能尝试“诱骗”AI代理提供不该提供的私人信息,或采取不当行动。
PPIO在大会上发布看国内首款兼容E2B接口的“Agent沙箱”产品,它的最大卖点就是安全。沙箱就是专为 Agent 执行任务设计的云端运行环境,可让不同Agent沙箱的环境可实现完全隔离,当多个任务并发执行时,每个任务都能在独立环境中运行,从根源上避免数据泄漏和资源抢占冲突。同时,PPIO Agent沙箱还支持同时快速启动数千个沙箱实例的高并发创建能力,可充分满足业务场景中的高并发需求,加快结果交付速度,保障用户体验。
初创团队想要靠智能体一夜暴富,恐怕有点难。周志峰说:“每个人都知道智能体是AI时代的交互入口,也就是说现在所有互联网产品形态未来都可能以智能体形态展现,那么智能体+的后缀才是投资人关注的重点。”
可以确定的是,智能体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形态,这一天很快将会到来。未来人们如何开展工作?第一步,确定任务目标;第二步,将任务交给不同的智能体完成;第三步,验收项目。在这个系统中,毫无疑问,提出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2、记者:萨尔茨堡红牛球员格洛赫同意加盟阿贾克斯,有望下周完成,萨尔茨堡红牛实力
3、借着《明末渊虚之羽》的东风安利一下《澎湖海战》,澎湖海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