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筹划定增或成转折点,“海洋馆第一股”能否走出治理困局?
控制权拉锯战持续七年
2009年,大连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星海湾投资)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03%。实控人变更为大连市国资委。
直至2018年,大连圣亚平静的股权格局被打破。私募基金磐京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悄然入场,开始在二级市场不断增持股份。与此同时,自然人股东杨子平也悄然跻身前十大股东之列,并顺利当选董事。 起初,这似乎只是资本市场的寻常变动,但很快,这场看似温和的股权变动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控制权争夺战。
2020年,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4月,杨子平凭借董事身份推动管理层更迭;7月,大连圣亚公告承认控制权变更,杨子平派系掌控董事会;9月,股东大会爆发激烈冲突,原管理层集体辞职,场面一度失控。
这场争夺的核心,在于第一大股东星海湾投资的尴尬处境:尽管持股24.03%,但其股份早已被质押和冻结,虽名义上仍是控股股东,却难以真正掌控公司。
7月21日,一则突如其来的停牌公告,或可让这场持续七年的控制权之争迎来转机。公告显示,大连圣亚宣布筹划定增,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分析指出,定增最可能引来地方国资+产业资本的组合。这样既能获得政府资源,又能带来运营系统,是目前能把三足鼎立变成“一股领先、两股跟随”的方案。
这场漫长的资本博弈,或许要迎来终章。二级市场用一个月近20%的股价涨幅,表达了对控制权变更的期待。
治理内耗下陷经营困境
公开资料显示,大连圣亚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涵盖景区经营、商业运营、动物保育及酒店服务,是国内知名的文旅综合运营商。
进入2025年,公司业绩依然没有好转。半年报预告显示,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271.90万至1907.8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97.54%至98.36%。公司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受景区客流下降、投资损失确认及诉讼迟延利息计提等因素影响。
此外,根据公告,截至2025年6月的12个月内,公司新增了多起诉讼案件,累计涉案金额超过1900万元,涵盖股权转让纠纷及多起合同纠纷,进一步加剧经营不确定性。
大连圣亚从国资主导到资本混战,从疫情低谷到短暂复苏,如今又站在控制权变更的十字路口。此次定增能否打破僵局,重塑这家“海洋馆第一股”的未来?市场正拭目以待。
1、发挥“集群效应” 催生“化学反应”——吉林省多措并举培育发展新电商人才亮点采撷
3、中国第一票仓!2024年广东动画电影票房占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八成,2020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收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