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尔曼:乌克兰重建问题,是怎么从欧美会议桌上消失的?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东·尼尔曼,翻译/ 薛凯桓】
7月份,乌克兰经济和社会领域值得关注的动态是:罗马重建会议无实质成果,西方阵营分裂,贝莱德退出乌克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放5000万美元贷款但再次附加霸王条款。
社会方面,在校学生数降至30年最低,高年级女生占比极高,贫困率飙升,食品价格暴涨,“一日式”商店激增等等。
重建会议“连续剧”
本月,一场聚焦乌克兰重建的会议在罗马举行。遗憾的是,会议并未产生任何实质性成果。但回顾这个会议的历史就会发现,这次的“毫无进展”本身就是一条值得关注的新闻。
事实上,罗马会议既不是探讨乌克兰重建的首次国际会议,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类年度会议早在2017年就已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之前,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乌克兰国内的改革问题,而在那之后,重心才彻底转向战后重建。
时间回到2022年夏天,当时瑞士卢加诺举办了一场类似的会议。会上,西方提出一份被称为乌克兰版“马歇尔计划”的战后重建蓝图。乌克兰时任总理什梅加尔估算军事冲突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而如果算上经济现代化以及为未来加入欧盟所需要的“绿色转型”,整体重建成本预计将达到7500亿美元。在那时,西方国家已明确表示不会承担重建费用,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直坚持这个立场。
2022年,泽连斯基在瑞士卢加诺乌克兰重建会议上发表视频讲话
从2023年秋天开始,美国两党陷入僵局,导致对乌克兰的援助冻结将近九个月。最终确定的方案是效仿欧盟,向基辅每月提供10亿美元援助直到2024年底。为筹集更多资金,泽连斯基会见包括贝莱德董事长拉里·芬克在内的美国商界领袖。芬克承诺会协调有意投资乌克兰重建的资本行动,并且帮助乌克兰政府制定投资战略。
有意思的是,重建议题甚至都没有被深入讨论。东道主、时任德国总理朔尔茨一开场就说,在战事结束之前谈论重建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柏林会议的焦点转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弹药等紧迫问题。这时候,乌方公布的损失总额已经攀升到5000亿美元。乌克兰大部分火力发电能力丧失,部分水电站因为关键机房结构没有嵌入坝体无法运转。
2024年8月,乌军试图出兵库尔斯克地区来扭转战场局势。他们希望通过攻入俄罗斯本土作为筹码,换取俄罗斯撤出已经吞并的乌克兰领土。尽管如此,出于政治考虑,基辅当局和它的西方盟友都不愿意放弃“新马歇尔计划”的愿景。但是,重建工作始终没有启动。再加上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乌军被彻底赶出库尔斯克、俄军在前线加强攻势,贝莱德的投资计划也失去了实施的基础。
到了2025年,乌克兰重建会议在罗马召开时,西方阵营已经出现分裂迹象。俄罗斯依然拒绝投降、忏悔和赔偿,贝莱德也实质性退出相关事务。乌克兰重建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反复表态,更是让局势变得复杂。
罗马的乌克兰重建会议合影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被迫填补美国角色退却后留下的真空,不仅承担起乌克兰主要财政捐助国和工业后盾的责任,还接替贝莱德成为重建协调者。会议决定设立一项乌克兰重建专项基金,初始金额为2.2亿欧元,目标是在2026年初之前再筹集2.8亿欧元。
2023年反攻的失利是一个关键转折点,乌克兰支持者阵营内部开始出现裂痕。2024年乌军对库尔斯克地区的攻势,实际上是想向西方证明自己有能力从俄方手中夺回主动权。他们希望把讨论焦点重新拉回到重建上,因为当时的讨论已经降级为如何维持乌克兰的生存以及它的抵抗能力。
1、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大型赛会志愿服务高级研修班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比赛获奖属于什么级别
2、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破60亿元 《南京照相馆》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