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思格新能源IPO倒计时:前有“同门”围剿,后有华为伏兵

时间:2025-07-29 00:13 作者:半叶知秋凉

思格新能源IPO倒计时:前有“同门”围剿,后有华为伏兵




导语:IPO冲刺关键期,思格继续加大投入,以维持增长势头。实力相当甚至更强的对手们,已在思格“大本营”欧洲及新兴市场展开围剿战。

01 招股书失效倒计时?

距离思格新能源的招股书失效,还有最快不到30天的时间窗口。

思格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储能解决方案的创新企业,核心产品为可堆叠式光储一体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思格新能源以24.3%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可堆叠一体式分布式储能系统市场第一。

成立不到三年,思格新能源便向港交所发起冲击。2025年2月21日,思格新能源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于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然而,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4月17日当周(4月11日-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就其股权代持、税务与债务纠纷合规事项、APP个人信息与数据安全、股份质押等几大事项发出问询函,要求补充说明。

截至7月24日,未见公开信息显示思格新能源已回复问询。

按照港交所规定,公司递交招股书后6个月内需完成上市聆讯,否则自动失效。这意味着,如未能完成聆讯,思格新能源的上市申请材料将于8月21日自动失效,距今仅剩不到1个月。

一旦情况若此,思格新能源则需在11月21日前补充最新财务数据并重新递交招股书,方可重新激活上市流程。

待上市公司未能回复证监会问询,或回复仍无法打消监管疑虑,其IPO申请不仅会直接中断进程,还可能触发监管处罚、信息披露质量被质疑等连带风险,甚至被认定存在上市“实质性障碍”。

对于思格新能源而言,IPO成功与否,堪称闯关。

招股书显示,自2022年5月至2024年9月末,经营活动现金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累计约6.06亿元,同时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10亿元。可以说,经营活动几乎全靠融资支持。资产负债率也达到64.2%。





图源:思格招股书

截至2025年1月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3.8亿元,而即期计息银行借款3.57亿元,覆盖借款后再扩张经营,存在一定压力。





图源:思格招股书

现金流持续承压的现状,使得成功上市募资,成为思格新能源维系生存、支撑扩张的必要条件。

若IPO失败,其全球扩张战略恐难以为继,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创始人许映童这位50岁的“华为老兵”及华为系团队,是思格在资本市场快速获得青睐的关键。他任职华为近23年,曾担任华为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带领华为光伏逆变器业务连续7年全球出货第一。

总裁张先淼在华为任职超过11年,曾担任华为商用光伏业务负责人。软件部负责人刘秦维、全球品牌总监杨顺霞亦出自华为体系。

在成立后的19个月内,思格密集完成6轮融资,高瓴创投、华登国际、钟鼎资本、云晖资本等知名机构纷纷加入,估值飙升至43亿元。

如今,能否成功IPO“上岸”,将决定这些资本能否顺利退出,也是思格能否获得继续扩张的弹药。

光伏行业如润阳新能源、一道新能等,因未能成功上市而在行业下行期陷入困境的先例,并非少数。

02 “闪电战”扩张

“高增长、高投入、高亏损”,是思格新能源的显著标签。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空白,飙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7亿元。然而,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其累计亏损也高达5.03亿元。同期,研发投入分别为2616万元、1.93亿元和1.98亿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图源:思格招股书

支撑高增长的,是其激进的全球化扩张策略。尤其是在经销商网络建设上,思格新能源可谓不遗余力。

思格铺设渠道的方式,是“闪电战”。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其全球分销商数量从0家暴增至99家,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2025年6月,思格又在北非、越南、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签约新经销商,并加速布局中东等新兴市场。



图源:思格招股书

激进的渠道策略,带来了显著的短期效果。

通过向经销商大量出货,思格新能源快速做大了营收规模,既为IPO做好了铺垫,也能同时抢占渠道资源、挤压对手。

其销售激励政策也颇为创新且有效。

在澳洲市场为鼓励经销商提货,思格新能源对经销商实施安装量积分兑现奖励,如安装1MWh可获1.2万积分;按照8MWh则获得80万积分。



图源:思格官网

在澳洲政府23亿澳元(约合115亿人民币)“更便宜家用电池计划(Cheap Home Batteries)” 户储补贴下,思格在澳洲户储储能系统市占率,从2025年3月的17%猛增至5月的31%,击败锦浪科技(300763.SZ)、固德威(688390.SH)、特斯拉等对手,登顶第一。

然而,这种“增长优先于盈利”、“烧钱换市场”的策略,代价高昂。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末,其存货规模达4.24亿元;贸易应收款项1.62亿元,占总营收23%。





图源:思格招股书

更关键的是,销售及分销开支居高不下。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这两项费用分别达5342万元和1.05亿元。连思格管理层也承认,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极大”。



图源:思格招股书

但在IPO冲刺关键期,思格继续加大投入,以维持增长势头。

思格新能源在招股书中坦言:“由于我们不断开发产品及服务、开展营销及销售活动以提升品牌知名度、雇用更多人员、扩大客户群及向海外扩张,我们收入的增加部分可能不足以抵销费用的增加。”

这种解释,似乎是合理的。但核心问题在于:这种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如果IPO受阻,现有投资者以何种方式退出?是否愿意继续投入巨额资金、支持思格按原有模式增长?许映童又是否愿意进一步稀释股权引入新战投?

这些问题,都在拷问思格新能源资金链的可持续性。

03 “同门”相争,华为在后

如本次IPO失效,则思格需要更新财务数据再度申报。而最新以及之后的业绩,不仅取决于思格自己,还取决于周边丛林中或明或暗的对手。

分布式储能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剧变之中。实力相当的对手,已在思格“大本营”欧洲及新兴市场展开围剿。

最具威胁的“同门”对手,是许映童的继任者、原华为光伏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陈国光创立的摩瓦新能源。摩瓦同样聚焦户用储能,并在欧洲大力扩张。

双方在产品定位、思路策略、目标客群上高度重叠,在欧洲市场的正面交锋已不可避免。思格目前超65%的收入来自欧洲,该市场不容有失。



图源:思格招股书

国内玩家也对其构成了强力竞争。 对于户储、工商业储能而言,在产品质量和服务差不多的情况下,就是品牌之间“抢先手”的竞速游戏。

艾罗能源与思格同样主打光储一体机产品。虽然艾罗在一体化程度上可能稍逊于后者,但其更早抓住了欧洲户储之外、工商业储能起量的机遇,有先发优势。

而更具沉默力量、“房间里的大象”,是许映童老东家华为数字能源。

在竞业禁止或专利权属方面,华为尚未对前员工的创业公司采取行动。

但华为在光伏逆变器和储能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遍布全球的渠道网络,是思格等“小华为”难以企及的。

一位来自华为的内部人士告诉笔者,华为内部对光伏事业部运营不甚满意,正在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华为可能随时加大对光储市场的投入力度。

若华为决定发力分布式储能,或针对思格主打的“五合一”集成化产品发起价格战,将对思格构成巨大冲击。

该“五合一”集成化产品,是指思格的旗舰产品SigenStor,集成了光伏逆变器、直流充电模块、PCS变流器、储能电池和EMS能源管理系统五大组件,采用模块化堆栈式设计。

这一款号称全球首款AI赋能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是思格新能源试图以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优势的“利器”。

然而,在分布式储能这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中,产品和服务只是基础。资金实力、渠道深度和品牌影响力,往往更能决定长期胜负。

技术差异化优势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尤其是思格的发展路线,可视为华为信息通信技术(ICT)技术思维在能源领域的延伸,即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支持能源行业实现转型升级。这与华为数字能源的发展宗旨别无二致。

虎狼环伺的竞争环境,又有IPO倒计时的巨大压力。能否获得充足的资本弹药,以支撑其高成本的扩张模式,将是决定这家年轻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8月21日的招股书“大限”,将是许映童出走华为后,面临的首个严峻考验。(阿尔法工场Green)

Top

1、“中国体育彩票”2025年广东省老年人广场舞联赛广州赛区精彩启航

2、辛巴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被曝致癌物超标 回应称“产品检测合格”

3、为什么都产能过剩了老百姓还普遍贫穷?,为什么会有产能过剩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cycgw.cn/JXT/detail/rvsnms.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半叶知秋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