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记者探访常德:悲壮抗战英雄城重温全民抗战记忆,常德抗日名将
中新网常德8月2日电 (付敬懿)“常德会战57师8500多人寸土寸血与日军血战肉搏,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说起常德的抗战历史,湖南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朱清如表示,在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全民抗战,是中华民族必须铭记的历史,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华夏儿女们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 付敬懿 摄
8月1日,“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采访团在常德以探访抗战遗址、走进历史现场和缅怀抗战先烈等形式,参访常德博物馆、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等,重温全民抗战记忆。
常德自古以来就是湘西北的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被称为“吴蜀咽喉、滇黔户牖”。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湖南成为正面战场的主战场之一,常德成为西南大后方的咽喉、陪都重庆的门户、正面战场的最前沿,也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供应基地和中转站,成为日军侵略的重要目标。
相关史料证实,常德是湖南省内唯一的既遭受过日军细菌武器攻击,又遭受过化学武器攻击的城市。“1941年日军对常德实施细菌战,导致先后暴发两次鼠疫大流行。1943年常德会战,毒气多次弥漫防御阵地。”朱清如表示,常德不仅是值得纪念的,而且是可赞誉的。尤以第74军第57师官兵守卫常德城,真正做到兵亡官继、弹尽肉搏,宁可战死、绝不投降,履行了“一寸山河,一寸血肉”的豪迈誓言。“他们英勇无畏、舍生取义壮举,就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
常德会战是中国抗战史上正面战场22次会战之一。朱清如说,常德会战曾给当时在中国大陆机动作战能力最强的日军第11军以大量的杀伤消耗,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太平洋作战和中国军队反攻缅甸作战,迫使日军打通平汉线的作战计划滞后,“硬碰硬的战斗”更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日御侮精神。
如今,在常德的城市中心,为纪念在常德会战中牺牲的阵亡将士而建的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是中国城市中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也是常德市民平时祭祀、扫墓、凭吊英烈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常德人民心中永远的民族灵台、国家祭坛。(完)
|
3、DS:最终定性:学术扯淡的典型标本--《从咏鹅诗看基督精神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