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0 17:15 作者:炉中青火
美国南极科研正面临威胁,澳媒竟炒作:这可能让中国和俄罗斯填补空白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条约之一,60多年以来,《南极条约》让各国在南极洲一直致力于和平与科学。
对于在这片冰雪大陆上开展研究的国家来说,科学往往等同于影响力。尽管南极洲并非是“战场”,但随着美国削减关键科学项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当地时间8月10日的一篇报道又开始炒作渲染、贩卖焦虑,宣称担心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可能会悄然发生变化。
报道援引所谓“专家”观点称,如果美国在南极的科学和后勤能力下降,其他国家可能会试图填补这一空白,“最有可能这样做的国家是中国,甚至可能是俄罗斯”。报道提到,中国目前在南极拥有五个永久性科考站,并计划建造第六个,而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此外,俄罗斯一直在加强其在南极的存在,升级和重新开放科研站,并建造了飞机跑道。
今年3月,我国在南极秦岭站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运行。 央视新闻
南极至关重要,美西方科研量却在减少
“南极洲的美在于,它常常被视为世界的底部,但实际上却是世界的中心。它是一片被海洋包围的大陆,海洋又将所有其他海洋连接在一起。”ABC称,澳大利亚的南极破冰船“努伊娜”号(RSV Nuyina)日前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海上航行,船上60名澳大利亚科学家以及在南极洲的其他国家科研人员所做的工作,对人们了解气候变化以及采取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然而,南极洲的海冰正在缩小,冰架也正在变薄。在南极洲研究至关重要的时期,相关成果却越来越少。
一项由北极大学发布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有关南极和南大洋的科研论文数量在2021年达到顶峰后,一直到2024年都是逐年下降。
科研实力才是“硬通货”,美国却在削减资金
1959年12月1日,比利时、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美国、英国、前苏联等12国签署《南极条约》。该条约于1961年6月23日生效,截至2025年4月,共有58个缔约国。中国于1983年6月8日加入《南极条约》,并自1985年10月起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
澳大利亚海洋与南极研究所(IMAS)国际法教授杰夫·麦吉(Jeff McGee)指出,《南极条约》的会议中,科研贡献最突出、后勤保障最完备的国家往往拥有最大话语权,这些国家通常主导议程设置,其主张也最受关注,被视为南极科研与后勤领域的核心力量。
2、(成都世运会)成都世运会体育舞蹈裁判“火出圈” 冀更多人关注体育舞蹈
3、如何看待北大教授评价诸葛亮“劳民误国”,还称其北伐“徒有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