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星巴克中国已有20个潜在追求者,星巴克在中国的优势

时间:2025-08-01 14:09 作者:孖颜

星巴克中国已有20个潜在追求者,星巴克在中国的优势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柳柳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2025 财年第二季度中国业绩回暖(营业收入 7.397 亿美元,同比增长 5%)后,星巴克继续乘胜追击。

7月30日,星巴克发布了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8%至7.9亿美元,连续3个季度同比增长。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为6个季度来首次增长。同店交易量和同店客单价均环比提升。


图片来源:星巴克财报

截至第三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数量达到7828家,新开70家门店,新进入17个县级市场。两年内新开门店持续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

此前有消息称,星巴克或将可能出售中国业务,这一度吸引过私募股权公司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PAG)、美团、华润等商业巨头的兴趣。在最新财报业绩会上,星巴克则首次主动证实星巴克可能出售中国业务事宜。

星巴克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星巴克正在对超过20个有强烈意愿的机构进行评估,并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强调“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星巴克的利益。”


持续在中国放大招

中国区调整初见成效的背后,是过去一个季度间,星巴克显著加大改革力度,短时间内密集推出一系列运营调整措施。

首先是产品创新,今年4月,全国门店产品线加入真味无糖系列,将原有风味糖浆拆分为0糖的风味饮料浓浆与独立的原味糖浆;与迪士尼联名推出“疯狂动物城”IP主题冰摇茶;茶拿铁品类新增草本、花香这样的细分养生口味。

其中,“非咖”业务是星巴克在咖啡基本盘之外,对从早到晚消费场景的深度重构:通过细分时段需求,用差异化产品覆盖更广泛用户群体。

星巴克对顾客需求和场景的拆解是,“清晨,一杯香醇咖啡为通勤路上注入活力;午后则体验星冰乐的绵密冰沙、冰摇茶的清爽茶香、茶拿铁的丝滑口感。”

在一众轻乳茶竞争对手中,星巴克最终确定的“非咖”杀手锏,不是开创茶饮赛道新品类,而是在原有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产品线基础上进行焕新。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策略的核心是依托成熟供应链降低试错成本——这些品类已积累深厚用户认知,焕新既能快速触达市场,又能避免与本土品牌在茶饮赛道正面厮杀。

高客单价的价格定位,一直给星巴克的发展带来局限性。尤其是早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做出过优惠策略,但后期优惠所带来的吸引力减弱,甚至引发同店销售额、客单价“双降”的情况。

6月,星巴克对非咖啡饮品矩阵实施了系统性价格策略调整,这一次是以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王牌品类为切入点。以大杯产品为例,平均降幅达到5元,最低产品达到23元(入华26年首次)。但核心咖啡产品仍保持30元以上价位。

另一个细节改革是同期推出的饮品客制化。这成为星巴克“有降价但不牺牲客单价”的关键补充。星巴克最早的基础客制化是增加咖啡浓度、调整甜度、更换不同的奶基底或茶底,现在增加的是,饮品定制风味、加椰浆、摩卡酱、焦糖风味淋酱或可可碎片等参数。据悉,客制化订单占比已从降价前的15%提升至28%,带动客单价增长9%。

到7月,星巴克再次出击,借活跃忠诚会员日活优势,宣布“联姻”东方航空,并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部分门店试点推出“星子自习室”,开出张掖、敦煌、九寨沟等景区门店,试图对其“第三空间”理念创新延伸。过去一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还只是在推出手语门店、非遗概念店等新店型。

整体来看,星巴克的核心转型策略是,通过产品创新、客制化和非咖场景延伸提升门店销售额;在价格战压力下,重建价格分层体系——“非咖引流 + 咖啡保价”,维护品牌调性,同时渗透大众市场。


星巴克正评估超20个有强烈意愿机构

有意思的是,年初还被各种“绯闻”缠身的星巴克,现在也开始直面“现实”了。

在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中,星巴克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提到,目前正在寻找中国业务部分股权收购方的进展,“我们正在对超过20个有强烈意愿的机构进行评估。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承诺不变,并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们正在寻找拥有共同愿景和价值观的战略合作伙伴,把握中国市场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各方对与我们合作的强烈意愿,证明了星巴克在中国拥有优秀的团队,强大的品牌和长期发展的机遇,表现了对我们的高度信任。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星巴克的利益。”

倪睿安强调,星巴克的目标是“保留相当比例的股权”,合作方需要满足两大条件:“必须与星巴克拥有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能够成为“在本地市场更高效运营的绝佳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星巴克全球启动“重返星巴克”行动已经超过8个月。

过去一年,星巴克管理团队经历重大人事调整,包括中国区董事长王静瑛在内的多位高管离职。去年8月,擅长“危机转型“的倪睿安接任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曾先后在连锁餐饮品牌Chipotle Mexican Grill、Taco Bell担任CEO,最辉煌的“战绩”是推动Chipotle线上化改革和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终止过去的价格战打法,带领陷入经营危机的Chipotle起死回生,擅长资本运作,被称为餐饮消费业的“救火队长”。

倪睿安的履新被视为星巴克回归改革能否产生成效的关键。他上任后首次表态即强调:“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战略,简化菜单、修正定价架构,重塑客户体验。”

现在看来,他的战略转型方向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一连串动作形成呼应。尤其是操盘Chipotle的定制化经验,这与星巴克中国的客制化改革也相契合。

全球裁员,中国区业务传言被卖,2025年初的星巴克中国可谓经历了一波三折。但如今,在星巴克的自我改革中,中国市场正跑在最前面。

对走到2025年的星巴克来说,出售中国区股权业务,会成为其应对市场挑战的一种有效策略。过去几个季度的运营调整过后,业绩回暖的星巴克正在重新提升中国市场吸引力,也在为未来的股权合作增加筹码和底气——合作方更愿意为增长确定性强的业务付出溢价。

只不过,国内本土咖啡新势力咄咄逼人,霸王茶姬等中式茶饮品牌的爆发,都在进一步蚕食年轻人在咖啡市场的消费力。在咖啡饮品层面,星巴克的定位与年轻人现在对“性价比”的诉求依旧存在割裂。

从运营调整到股权合作,星巴克中国的每一步动作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在市场竞争中完成自我迭代。伴随着主动证实寻求中国区业务合作伙伴,强调保留相当比例股权,当下的星巴克中国,已做出改变,并想将主导权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这场改革,是一场既要守得住核心,又接得住市场的平衡术。能否在坚守与变通中找到最优解,将决定星巴克中国在新周期的市场地位。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40608.html?f=wyxwapp

Top

1、澳门一男子涉嫌勾结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被羁押

2、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上调加拿大商品关税税率,加拿大关税税率查询

3、共7.57亿单!6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出炉,2020年网约车用户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cycgw.cn/GGL/detail/yvilay.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孖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