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印度从中国偷高科技,盾构机、特高压、光伏都不放过,印度偷袭中国营地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印度有一个目标,就是2025年,GDP要接近5万亿美元,要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4,所以制造业要上来,现在苹果手机的出货量,印度已经超过咱们了,他们还不甘心,要让印度成为高科技大国,虽然以前他们在仿制药和软件上干的不错,但其他领域实在乏善可陈。
但印度很鸡贼,它就想走捷径,在好几个领域开始想方设法从中国偷技术。
比如说,中国的盾构机就被他们看上了,印度花了10亿美元,买了8台中国盾构机,但其中有一台,印度要求以分拆成零部件的方式运到孟买。
本来,这也没问题,咱们很热心,得派技术人员上门安装,教他们怎么使用,结果呢,印度的操作也很绝,不给技术人员发签证,理由是“安全问题”。
然后,他们按照中国给的说明书,自己鼓捣起来。
想干啥呢?其实就是拆解学习,然后复刻,“邻居卖法拉利,我们为什么要从发明轮子开始”。
结果,拆完了,复制没成,核心模块也坏了,液压系统失控,那台样本机都没安装成功。
连外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把这事儿编成了笑话,“你们搞砸了,机器坏了,安装好之后,多了上千个零件”。
后来更绝,印度建高铁开始买德国的盾构机,但是因为在中国发货,它还想不付款就发货,结果被中国识破,扣下了盾构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印度还想把这事儿搞成国际争端,结果当然是他自己理亏了,没人理这个茬。
后来印度国产盾构机咋实现的呢?
德国的海瑞克在印度建了一个工厂,然后零件在印度组装,然后就是印度“国产盾构机”了。
但是呢,这就影响了他们高铁的建设。
2015年,印度的孟买-艾哈迈达巴德129亿美元的高铁项目就获批了,高铁是一个精密项目,但是印度的高铁技术并不成熟,又是求助中国,又是求助日本的,但骨子里,这俩他都不想依靠,想的就是拿到技术,搞“印度制造”的高铁。
他们咋操作的呢?一边来咱们这考察,一边偷偷研究中国的高铁技术。最后这个项目没谈拢,因为日本横插一脚,又是给低息贷款,又是承诺建设周期,印度以为有利可图,一拍即合。
原定高铁今年就开通了,但截止现在,这个工程仅仅完成了2%。
一方面是因为征地问题、盾构机问题,工程进展缓慢;
另一方面就是双方勾心斗角,日本想把最新的“E10系”新干线列车放到印度,印度不干,说把印度人当试验品了,确实也是,这列车日本自己打算2030年采用。印度要求自己制造部分列车,但日本坚持核心技术保密,就是不给,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印度的160km/h的“准高铁”“致敬印度号”倒是挺早就搞了,但是第二天就撞了牛,本来他们跟咱们签了合同,买火车轮子,结果出事故后不知道咋想的,毁约了,跑到乌克兰买,结果赶上俄乌冲突,没法交货,结果呢?又向中国求助,真好意思。
至今,印度高铁还没见到完工希望。
高铁技术不容易“偷来”,但是光伏,就是手拿把掐了。
去年,中国的光伏厂商天合光能,在美国提起了仲裁,要维护自己的TOPcon技术专利,而仲裁对象包括印度阿达尼绿能(Adani Green Energy)、阿达尼太阳能公司(Adani Solar)。
因为阿达尼侵犯了天合光能在TOPcon技术的知识产权。
阿达尼是印度首富的公司,直接把TOPcon技术,当成自己的卖点,还出口,你说咋好意思的?
但是,这种官司也比较难打,天合光能的诉求是“某些 TOPCon 太阳能电池、模块、面板、其组件以及包含这些产品的产品”,不能在美国销售。
结果,现在也还没结果。
还有的例子,就是特高压,这是中国独步天下的技术,90%的特高压线都在中国,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开工,也是因为有特高压线,电才能输送出去。
最近,保变电气卖了印度子公司,90%的股权,1.37亿的价格卖给了合作伙伴阿特兰塔。
保变电气在印度的遭遇,和其他中企遭遇差不多,“引进-收割-踢走”一条龙。
2011年,保变电气和印度签约,2012年成立了印度公司,占股90%,印度的阿特兰塔占股10%,保变电气肯定是看中了印度的市场,但印度看中的是技术。
签约的时候,印度高兴极了,古吉拉特邦发通稿,“要生产750kV-1200kV的设备”。
保变开始建厂、培训、交流,但是印度也开始使绊子,工厂2017年才建完,然后就是连年巨亏,直到卖身。
但是,阿特兰塔就不一样了,不仅拿到了印度官方订单,还成为Top10变压器供应商,今年初还IPO了。
印度也宣称,掌握了特高压技术,两条800kV的特高压线路,构架和电压跟中国类似。
然后,印度就开始吹起来了:
1、到2034年,投资5300亿卢比,9条1100kV的特高压线路;
2、计划花105亿美元,在3500米深的海底,建设一条1300km的印度到沙特和阿联酋的海底特高压电缆,向中东输电。
再然后呢?就没有再然后了,讨论细节的时候,全是技术难题,会的已经被他们赶跑了,接下来的技术,要谁来培训呢?
就这,还向中国看齐呢。
起码在科技领域,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他们要模仿的,还是太多了。
3、InXinjiang (63)·汉学家说丨新疆人过得好不好? 罗阳有个“秘诀”:看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