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从Lady Gaga到长筒匡威,美国人现在看啥都像经济衰退指标

时间:2025-07-30 05:04 作者:吃妖怪的唐僧

从Lady Gaga到长筒匡威,美国人现在看啥都像经济衰退指标

Lady Gaga大概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她竟然能背负起预测国运的重任。

美联储经济学家克劳迪娅·萨姆提出过一种识别经济衰退的方法当全国失业率的三个月移动平均值上升 0.50 个百分点时,表示经济开始衰退了。

但美国年轻人不关心这个,他们靠自己发明出了众多经济衰退指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当Lady Gaga又重新流行,说明美国经济要完蛋了。

Lady Gaga白人问号脸:不是,这到底和我有啥关系??

 01.又有新的衰退指标了

今年在美国加州举办的科切拉(Coachella)音乐节中,Lady Gaga是开场当晚主舞台上第一位登场的歌手——这是整场音乐节最受瞩目的黄金时段,通常只会留给最具话题性与号召力的艺人。

这是Lady Gaga时隔八年后重新回归科切拉音乐节的舞台,本来挺热闹挺开心的一件事,但美国人细品之后发现:不对头,太不对头了。

美国人认为 Lady Gaga 的二次翻红,是经济崩坏的信号之一。在TikTok上,一条点赞超过3.8万的视频详细解释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当我们日子过得不错时,人们更能欣然接受那些平淡无奇、舒缓安静的流行专辑;但一旦身处困境,我们就会本能地渴望节奏感强烈的舞曲、说唱乐,还有像
Lady Gaga 和碧昂斯这样的音乐。

作者说,“我们潜意识里需要这些娱乐,因为这总比直面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要容易得多。”

除了LadyGaga回归,美国网友还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经济要完蛋了”的信号,比如快闪族(flashmob)变多,街上又开始出现穿着荧光衣服跳舞或者搞怪的人(大家都闲着没事干);比如脱衣舞俱乐部客流下降(大家没钱消费了);比如因为热水瓶烫伤入院的人数不断增加(大家没钱付房屋取暖费)。

这些衰退指标刚开始还有点依据,后来就变得越来越抽象,美国网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meme,用来调侃糟糕的经济。

可乐瓶又印上了名字(类似于王老吉、李老吉、张老吉)——经济衰退指标。

街头的电线杆上贴了无聊的告示——经济衰退指标。

二手交易平台上开始卖一辆(偷来的)超市购物车——经济衰退指标。

芝士蛋糕品种减少了——经济衰退指标。

这个类似于当你在打滴滴时听到司机在放柴可夫斯基——经济衰退指标。

长筒匡威流行——经济衰退指标。

2000-2010年流行的电视节目重新走红——经济衰退指标。

经济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生活中能够预测经济的指标,他们确实找到了不少,像裙子越长,经济越差;男士内裤销量下降,代表萧条要快来了之类的。但这些远没有网友们发疯时创作的meme受关注——高手往往来自民间。

所以为啥会出现这些meme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真的对经济形势感到担忧。根据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 2025 年 4 月《Outlook Survey》,约 37% 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在未来一年陷入衰退的概率至少达到 50%,另有一半人估计衰退几率在 25%–49% 之间。5 月的商业状况调查中,高达 75% 的受访者相信经济增长存在较大下行风险

特朗普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是否认为美国经济可能会衰退,他回答: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但我认为我们将拥有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

显然媒体和民众都只听进去了上半句,美国媒体还特别制作了断章取义的标题,调侃他们的乐天派总统。

没人说得准未来的经济,但美国人现在的确正在消费降级。

去年夏天,美国麦当劳推出了一个特价套餐,用5美元可以买到一个汉堡、一盒麦乐鸡、一份薯条和一杯可乐,本来是限时促销,结果销量太好,一直卖到了今年。

但即使这样,吃麦当劳的人也还是少了。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麦当劳同店销售下降3.6%,创下2020年疫情以来最大跌幅,麦当劳CEO在财报电话会议时说,经济不确定让消费者更节俭。

当顾客开始抱怨麦满分尺寸——经济衰退标志。

越来越多美国连锁快餐店开始卷价格。美国汉堡老三Wendy's推出两个汉堡7美元的套餐,汉堡王立刻跟上,7美元能买三个汉堡;Taco Bell搞了个长达半年的限时折扣,5 美元的经典豪华套餐包含一份五层牛肉卷饼、玉米饼、肉桂卷和一杯饮料。

那么在消费降级的大潮中逆势增长的是啥呢?美国版本的“名创优品”:FiveBelow和DollarTree。

这两家做的都是高性价比百货生意。在Five Below中,一件复古t恤卖5.55美元,一个Hello Kitty 耳机卖10美元。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FiveBelow同比增长 19.5%,股价自 4 月 4 日以来上涨约 164%;根据 Retail Dive
的报道,主打“一元商品的”Dollar Tree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新增了 260 万名顾客,其中大多数来自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有钱人也变得精打细算了。

大牌A货流行起来。今年六月,仿制香水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飙升103%;许多美国人爱上买假的Lululemon,质量和正版一模一样,但价格只有Lululemon的1/3。

受大牌启发的廉价香水——一些语言的艺术。

还诞生了专门用来找寻找大牌平替的网站。

当消费降级悄然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中,哪怕是完全不关心华尔街动态和GDP数据的年轻人,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信号感受到经济不妙——进而创作出一些meme。

因为在经济衰退时期,学习制作meme和学习将一罐金枪鱼变成7种美味的方法同样重要。

 02.为啥是meme?

用meme调侃恶劣的经济,美国人上一次做这件事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甚至有许多学者都认为,是经济危机助推了meme文化的爆发,让meme从边缘社区走向Facebook、Reddit 等主流平台。

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互联网诞生了一个热梗:in this economy?(在这种经济下?)这句话出现在各个语境中,用来形容经济状况过于糟糕,无法完成某项任务。

在互联网上随处可以看见这句话的身影,有人把它加入一项清单:当你无话可说时,你可以用这些话来回应任何事情。

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枪毙一个草莓是应该被原谅的。

美国版“买房掏空6个钱包”。

经济危机期间,网友们创作出大量相关的meme,还有诸如“我的全职工作是找工作”这样的垃圾笑话。

当时大家正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美国失业率从约5%迅速上升至10%,数百万美国人失业或被迫降薪,个人可支配收入显著下滑,住房净值与退休储蓄大量蒸发。

NBER 的问卷研究显示,2008年底至2010年期间,高达近40%的家庭曾经历财务困境;其中三分之四受访者都降低了日常支出。

美国人减少了外出就餐、旅行和娱乐开销。家人朋友之间开始共享一个Netflix、Spotify账号,拼团买Costco会员,买二手产品、避免大额支出成为普遍选择。

那段期间的商战变得朴实无华,主打一个降价。星巴克降低了基础款煮制咖啡的价格,麦当劳搞出定价大幅低于星巴克的麦咖啡,还通过广告直接讽刺星巴克,“four bucks is dumb”──意为“四美元太蠢”(即星巴克价格太高)。

经济危机带来了新的业态。Airbnb是在那时成立的,因为旅行者在寻求更便宜的住宿方式,许多家庭也希望通过租房赚取收入;Uber诞生于2009年,为失业或兼职者提供临时收入机会。

经济萎缩时,总得给自己找点甜头,因此巧克力消费反而升温,Cadbury 利润增长30%,Nestlé增长10.9%,Hershey’s 每年增长约4.7%。这些廉价且容易获得的甜食能让人暂时忘却所有负面消息。

与此同时,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兴起,让meme成为一种电子巧克力。在糟糕的经济状况中,制作 meme 是最简单、最便宜的表达方式:门槛低、传播快,大家用拼图、叠字、造梗的方式互相吐槽现实。

meme 当然解决不了失业和通胀,但是能让人看完莫名其妙地笑一下,为苦中作乐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出口——轻松、娱乐、即刻可以带来心理安慰。

可以看出,社会、经济与文化从来不是孤立的三个系统,它们往往彼此缠绕、互为表征。

在经济繁荣时期,会出现一整套相应的产物。比如劳力士诞生于一战后的复苏期,有钱人需要一块表来展示自己的高贵地位;巨无霸出现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商家为了提升客单价偷偷把它塞进菜单。文化层面上,繁荣期诞生了摇滚乐、超级英雄电影、大logo和泡泡袖,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乐观、外放、强调个性与消费。

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市场和文化同样会做出调整和回应。比如食品制造商发明出混合沙拉酱,把蛋黄酱与廉价调料融合,以此压缩成本;2008年Will.I.Am和Lady Gaga变得流行,他们节奏很快,主题很像,强调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快乐。

喜剧文化往往诞生于艰难时期。经济危机带来了meme热潮;70年代美国遭遇严重滞胀时脱口秀兴起,大家在段子里发泄集体情绪:美国梦之所以叫美国梦,是因为你必须睡着了才能相信它。

这也是为啥至今仍有那么多流传下来的苏联笑话,东德笑话和犹太笑话,它们很多听起来都相当地狱,让人觉得“不是吧阿sir,这也是可以开玩笑的吗?”

幽默是困境中的反叛武器。越是艰难,人们越需要笑话,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脱口秀演员的残障比例比较高(bushi)。

 03.要钱没有,要段子可就多了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Richard S. Lazarus将压力应对机制分为四类:问题导向应对(直接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找别人帮忙);意义导向应对(改变对事件的认知),情绪导向应对(调整情绪)。

选择用搞笑的方式应对压力就是最后一种,通过减轻情绪压力帮助个体应对困境。

比如面对炎炎夏日,商场在开空调和开风扇之间,选择了开玩笑。

开玩笑有用吗?当然。

2019年的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邀请了280名参与者在鬼屋景点体验恐怖的情境,并要求他们分别专注于最大化或最小化自己的恐惧反应。

研究发现,试图最小化恐惧感的参与者能够成功地做到这一点,而他们常用的应对策略之一便是幽默,一名参与者表示:“我取笑它……试图看到它的有趣之处。”

相比之下,那些选择最大化自己恐惧反应的参与者则倾向于避免使用幽默,他们强调不去关注体验中可能的趣味性,而是尽力认真对待恐惧的情境。

这表明,人们意识到幽默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机制,能够帮助他们在恐惧面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幽默属于“适应性应对机制”,能减轻压力感、缓解焦虑、提升情绪状态,它在不可控事件中尤其有效。

2017年,美国西北大学的

Burgdorf

等人发表研究,将大鼠分为“玩耍组”(每三天进行3分钟“人类挠痒痒式玩耍”)和对照组,并让它们接受慢性不可预测压力模拟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结果表明,玩耍组大鼠在各项指标中表现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积极情绪的诱导能显著提升压力抵抗力。这验证了正面情绪是应对压力的重要机制。

将无法控制的焦虑转化成可以一笑的meme,就是事情变好的开始。

即使是极端的黑色幽默,也可以在一些情景下带来正面帮助。黑色幽默有助于增强人们在历史上某些最可怕事件中的心理韧性。例如,在纳粹大屠杀期间,许多幸存者表示,幽默成为他们在贫民窟、集中营和死亡集中营中抵御极端苦难的重要心理支撑。

心理学家将这种情境中的幽默应对视为一种防御机制。幽默是那些生命完全掌握在刽子手手中、无力反抗或以任何其他方式抵抗的人的武器。”

开玩笑的另一个好处是,它让处于同样困境中的人们建立起共同的链接:上班很烦,但如果能找到一张长得像老板的井盖图片分享给同事,情况就显得好多了。

在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疫情期间通过 WhatsApp 分享的表情包有助于“让艰难而紧张的经历变得更容易忍受”

网友制作meme,嘲笑卫生纸的短缺。

新英格兰大学现代史教授Richard Scully认为经济衰退meme可以很好地安抚人们的情绪:“他们无法控制白宫里的白痴,但可以通过彼此联系,以另一种形式团结在一起。”

一位学者通过对马来西亚农村社会的观察发现,下层群体在没有组织的大规模抗议情况下,会采用隐蔽的抵抗策略,包括拖延、装疯卖傻、发展一种隐藏的话语,用幽默、讽刺、传言、故事等方式表达不满,把对资本家的吐槽藏在民间歌曲、喜剧戏剧和笑话中,这种"弱者的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了当下美国年轻人为何痴迷于制造meme。

这就像是一个跨越时空的meme接力赛——祖辈在田间地头用山歌暗讽地主,父辈在工厂里传播政治笑话,而今天的年轻人在用表情包调侃经济。生活再难,人们总会找到新的方式来开这个世界的玩笑。

所以“搞笑”当然是一种非常好的集体生存智慧,它用看起来无厘头的方式,帮助人们在不确定和焦虑中暂时喘一口气:既然也改变不了什么,就先开个玩笑算啦。

当生活本身变得无法控制时,或许幽默是我们重新夺回主动权的一种方式。就像天津人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

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Top

1、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激励各国青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2、网友称中国电信以实名认证为由骗签贷款,客服回应:会提前告知用户,中国电信发来的链接说实名认证,还要录视频?

3、智能驾驶最大的障碍,不是懂车帝,智能驾驶汽车排名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cycgw.cn/BXS/detail/xehbme.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吃妖怪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