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海智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夏令营走进广东,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
从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到深入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从探访广东科创活力奔涌的前沿阵地,到亲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殿堂,再到见证新时代伟大变革浪潮的城市地标。科技的锋芒辉映着文化的深蕴,华裔青年在岭南之行的时光卷轴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面对“让世界读懂中国,推进全人类科技的共同进步”这一目标,如何聚力搭建中外民间友好交流的桥梁?近日,在中国科协海智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夏令营(广东)中,来自美国、德国、葡萄牙、比利时等13个国家的26名青年科技人才,携手共答这一时代命题。
“你们要用所学知识探索突破,用亲身经历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的这句话,道出了与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的共同期盼——希望青年科技人才深刻感知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脉动,深入了解广东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在互学互鉴中厚植友谊,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成为科技创新领域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
科技领航·探访“大国重器”
近年来,广东省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锚定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这一关键目标,将其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大力推进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研平台和载体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基础研究科研条件,为科技创新筑牢了坚实根基。
目前,广东省已建成或在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超10个,涵盖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约占全国1/3。夏令营充分发挥广东省科研资源优势,带领营员们深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攀登全球科研高峰的“大国重器”,先后探访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互动体验的科学探索之旅。
中国建成的首台散裂中子源坐落于东莞松山湖,其科学原理、核心技术突破及在材料、物理、化学等多领域的尖端应用,点燃了营员们的探索热情。跟随着讲解员走进核心展示区,眼前装置的宏大规模与精密设计令他们惊叹。通过聆听细致讲解,营员们深入了解了其已在航空航天关键部件、锂离子电池、稀土磁性、新型高温超导等前沿领域产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同时为部分头部企业解决了若干重要技术问题,吸引着全球科学界的关注。
营员们深入地下700米,探访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时仿佛经历了一场“地底探险”——在实验室中巨大的水池与探测器阵列在恒温环境下运转,一场跨越十多年的“幽灵粒子”捕捉计划在这里进行。“这是汇聚了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力量。”科研人员还介绍了JUNO探测器的工程设计原理、关键技术创新点及其在物理学前沿探索中的应用目标。他们被团队秉持的严谨态度、展现的精湛技术所折服,对实验室建设“十年磨一剑”的艰辛有了更深体会。参观后,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就中微子振荡现象、液闪原理和阻挡岩石放射性等专业性问题与科研人员展开交流互动,思维的火花在地下深处持续碰撞。
当前,广东省实验室体系已基本成形,引进了一批战略科学家,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营员们还前往当地科研院所探访学习,感受产学研融合的生动实践。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四大核心板块构成的“创新矩阵”令营员们印象深刻:前沿科学研究板块聚焦我国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建设起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用户开放平台;创新样板工厂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建立跨学科、跨产业的创新生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在展厅内,团队博士为营员们讲解了各种先进且新颖的材料应用,从生物医用材料到新能源材料,每一种材料所展现的巨大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让营员们大开眼界。
在广东清大创新研究院,大家与科技工作者座谈时踊跃提问,深入了解国内企业用人需求、医学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的相关情况,积极寻求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营员们满怀憧憬,表达了未来赴华工作的意愿,期待能在中国这片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
创新驱动·拓展多元对话
如今的南粤大地,科技春潮加速奔涌。此次夏令营,营员们走进高等院校与院士学者围坐畅谈,深入龙头汽车企业触摸产业革新的强劲脉动,在多元场景中感受“创新”二字的鲜活内涵。
“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致力于探索和实践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邢锋以“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主题,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主题报告,还分享了暨南大学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在互动环节,营员们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踊跃提问,邢锋院士细致解答并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推动中外科技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营员们在了解学校的相关情况后,与学生代表围绕未来城市与青年生活、数字时代的文化表达等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结合自身学习和研究领域分享了宝贵的跨界经验。不同视角的碰撞中,双方激荡出的不仅是创新火花,更是科技与文明根系相连、相融共生的生动印证。
广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此次走访,营员们走进广汽集团,近距离见证了广汽集团在汽车“智”造领域的深耕细作,既做好产业化“答卷”,也当好中外科创协同的“桥梁”,让其领域内的更多科创成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绽放价值。
在广汽传祺生产车间里,营员们直观感受了现代汽车制造的精密与高效,沉浸式体验“明星”产品矩阵;在科技展厅深入探寻,一系列创新成果串联起企业“从技术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轨迹,他们厘清了广汽从传统燃油车时代技术积累到新能源赛道强势突围的发展脉络,了解了产品销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广东的科技发展不是抽象概念,是车间里真真切切的智能生产线,是技术上实实在在的突破。”一位营员感慨道。
文化传承·触摸峥嵘岁月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分支,沉淀着千年历史的厚重底蕴,又流淌着生生不息的传承活力。营员们还走进当地博物馆、古建故居、城市地标,探寻历史足迹,感悟时代变迁,这段文化之旅成为他们理解中国的生动注脚。
在广州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营员们漫步于保存完好的教室、宿舍间,在泛黄的学员日记、锈迹斑驳的步枪、磨损的军号等文物的无声叙述里,了解到当年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国青年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的故事;通过聆听讲解,更清晰地认识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及在中国近代革命中的重要作用。革命先辈们以信念为炬、向死而生的精神,跨越百年深深触动着每一位营员的心灵。
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一件件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版本实物诉说着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他们感受着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踏入被誉为“广州绿心”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他们看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样本,感受着中国生态文明向世界递交的绿色宣言;还登上“小蛮腰”广州塔,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与璀璨的夜景尽收眼底,他们领略了“科技+城市”的活力图景。
在东莞的鸦片战争博物馆,一场关于抗争与觉醒的历史课令人动容。营员们参观了虎门销烟池旧址和陈列展览,在历史文物与英雄故事的沉浸式课堂中,重温了虎门销烟壮举,了解了林则徐在世界禁毒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更深化了对中华民族抗争精神与和平使命的认同。
江门是著名的“中国侨都”,在中国侨都华人华侨博物馆里,他们追溯起华人华侨跨越山海、砥砺奋斗的集体记忆,理解了祖辈父辈远渡重洋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坚韧足迹。当解说员讲述着五邑华侨在145个国家和地区拼搏的故事后,一位营员不禁发出感叹:“课本里的‘下南洋’,如今变得如此具体,每一个展品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历程。”
穿梭在梁启超故居的青砖灰瓦间,家族“一门三院士”的故事让来自不同国家的营员们深受触动,这种兼收并蓄的教育理念与海外多元文化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大家读懂文化的传承不是守旧,而是以开放的姿态让智慧代代相传。
星火燎原·奔赴广阔天地
此次广东之行,营员们从“参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他们以科技志愿服务为纽带,在中外科技人文交流中架起桥梁;将创新智慧注入科普实践,让科学精神触达更多心灵;更以蓬勃朝气彰显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青春力量,让这段旅程成为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
在江门“双碳”实验室,营员们积极投入到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中,与当地中小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开展陈皮检测实验,在实践中直观理解“双碳”目标的技术路径。在广东科学中心,他们化身“科学助手”,在七大主题场馆为观众讲解展品原理、指导互动操作,协助工作人员维持参观秩序,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为民”的理念。
在广东夏令营结营仪式上,营员们以清亮的嗓音唱响“最炫民族风”,澎湃激情与乡土情感在旋律中交融,以鲜活的姿态在文化血脉中奔涌新生。
回首这8天的足迹,每一段经历都化作心底炽热的印记:揭开“国之重器”的神秘面纱、铭记院士专家的殷殷嘱托、追寻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聆听文化遗产的时空回响、共赴志愿服务的心潮澎湃……营员们彼此分享着夏令营的点点滴滴。
他们围坐畅谈,心中满是自豪与赞叹。来自葡萄牙的同学分享道:“回到国内,感觉一切既新奇又熟悉。在许多前沿科技领域,中国已经从‘跟跑者’变成了‘领跑者’,这样的发展是一代代人脚踏实地奋斗的结果,我由衷地感到骄傲。”来自德国的同学说:“一路走来,我们满载而归,不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收获了友谊与感动。夏令营的经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也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活动组织方代表发言时表示,华裔青年们在此次行程中的所见、所学、所思,必将成为未来服务社会、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随着结营证书的颁发和纪念品的递送,共同为这段旅程画上圆满句号。
珠江悠悠,文脉绵长。七月的岭南大地,骄阳似火,这群怀揣着科技梦想与文化热忱的华裔青年,自五湖四海翩然而至。他们穿梭于广州、东莞、江门三地之间,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以青春的脚步探寻岭南文化的精髓;在科技的浪潮中感受脉动,以创新的视角洞察中国发展的未来。他们终将成为传播中华文明与科技成就的新生代使者,共同奔赴更广阔的天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邹长森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1、用核威胁东大,后果是什么?给美军提这种要求,日本想清楚了吗?,核威慑知乎
2、东契奇3年1.65亿续约湖人!独行侠自媒体发文:痛!太痛了!,东契奇加盟湖人
3、宋蒙在襄阳鏖战六年,宋军到底是亡于利炮还是内部蛀虫?,宋蒙之战打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