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刺激!银行股集体走强,后市如何布局?,银行股会强势回归吗
银行股传来利好消息。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8月5日,南京银行官网更新公告称,获股东南京高科加仓。据悉,此前“南银转债”提前赎回后,南京高科持股比例被摊薄至8.94%,此次增持后将达9.00%,触及1%的整数倍。二级市场方面,截至当日收盘,A股银行板块全面飘红,浦发银行领涨,农业银行再创历史新高。
受访专家指出,当前银行股仍然享有较高的股息溢价率。建议投资者用牛市思维看待和参与本轮银行股重大级别行情,当下不是行情的下半场,而是长周期的开始。
银行股获股东增持
近段时间,长期处于低估值状态的上市银行频频获得重要股东增持。
8月5日,南京银行官网更新一则公告称,于2025年8月4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京高科”)《关于增持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告知函》,基于对南京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南京高科于2025年7月24日至2025年8月4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
公告内容显示,南京高科此次增持南京银行股份750.77万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06%。增持后,南京高科持有该行股份11.13亿股,持股比例由8.94%增至9%,触及1%整数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日,南京银行刚刚提前赎回了“南银转债”,赎回兑付总金额为人民币387.90万元(含当期利息)。相关公告中,南京银行一并披露了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变化。《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可转债赎回前后,南京高科持股比例由9.05%被摊薄至8.94%。
南京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南银转债”提前赎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123.64亿股。因总股本增加,短期内对公司每股收益会有所摊薄,但从长期看,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有利于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广大股东创造更多价值回报。
事实上,今年以来,南京银行已获多位股东增持。
记者梳理南京银行此前公告发现,今年4月10日,该行宣布获得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和东部机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两家股东合计增持该行股份近2.5亿股,增持比例分别为0.70%和1.56%。
此外,2024年年末,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及其子公司法国巴黎银行(QFII)大手笔加仓1%股份,持股比例从17.04%增至18.04%。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分析指出,配置银行股的主要资金为非自由流通、保险资金、ETF资金和公募基金。对于银行来说,其非自由流通部分主要是由财政、国资、央国企等持股,该部分占比较高为板块起到稳定的“压舱石”作用。且最近几年该部分占比有提升的趋势,显示银行和财政、国资的关系进一步加强。2024年以来,地方国资陆续增持地方城商行,当前时点下,仍有较大动力继续增持优质银行股权,以获得稳定的分红,增厚地方财政资金来源。
42只银行股全线飘红
银行股“增持潮”频现。除股东外,A股上市银行还频频获得公司董监高的增持。从市场表现来看,股东及高管增持的利好消息无疑提振了市场信心。
8月5日,南京银行股价飘红。截至下午收盘,南京银行报收11.96元,涨幅为1.87%。值得一提的是,年内该银行股持续上行,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该股票年内累计涨幅达14.45%,股息率为4.09%。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8月5日银行股全体飘红。截至收盘,浦发银行以4.72%的涨幅领涨,收报13.75元。农业银行盘中创下6.56元的历史新高,收盘涨2.35%。当日,共有15只银行股涨幅超2%。
在浙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梁凤洁看来,银行业永续经营能力强、利润稳定性好,是类债股的典型代表。当前银行股接近4%的股息收益率,仍然享有较高的股息溢价率(无风险利率低于2%)。从估值和股息维度综合来看,银行股股价上行空间还有60%+,优质个股涨幅空间有望更大。
“2022年年底以来,银行股启动了一轮强劲的牛市行情,累计上涨39%,实际上起到了‘牛市旗手’的作用。”梁凤洁指出,建议投资者用牛市思维看待和参与本轮银行股重大级别行情,当下不是行情的下半场,而是长周期的开始。
“银行息差下行预计慢于无风险利率,资产质量弱周期性;得益于财政与银行关联度增强、底层核心资产有兜底、新生零售风险可控、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化解风险、银行股息率持续性强。如果无风险利率下行,银行稳健的股息持续有吸引力。”戴志锋指出。
戴志锋表示,继续看好银行股的稳健性和持续性,建议有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重点推荐大型银行。
1、人工智能创新进入第二阶段,技术特性差不多了,应用在爆发,人工智能的创新项目
2、生男生女并不随机!哈佛大学最新发现:母亲年龄和基因,会影响孩子性别
3、全球平板出货六连增:苹果三星市占率下滑,华为升至第三,2020平板出货量排行榜